2025年11月,註定要載入貴州發展史冊。當盤興高鐵的列車呼嘯著駛過黔西南的群山,這片曾經因山川阻隔而發展受限的土地,終於完成了交通史上的偉大蛻變——全省九個市州全部通達高鐵,“市市通高鐵”的宏偉藍圖從願景照進現實。這不僅意味著貴州高鐵交通版圖上最後一塊拼圖的圓滿落位,更標誌著貴州全面邁入高鐵新時代,開啟了西南內陸省份對外開放的新篇章。

盤興高鐵試驗列車。劉朝富 攝
回望這場跨越十年的高鐵建設征程,仿佛一場波瀾壯闊的時代接力。2014年,貴廣高鐵的開通猶如一道劃破長空的閃電,首次將貴州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相連。這條穿行在喀斯特地貌中的鋼鐵巨龍,不僅打破了貴州"地無三里平"的交通桎梏,更打通了西南地區通往出海口的快捷通道,為貴州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動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輛列車行駛在貴廣高鐵線上
2022年,貴陽環線鐵路開通,以創新性的“一環七射”架構,將城市軌道交通、公交系統、國鐵幹線和民航機場無縫銜接。這條環線鐵路實現了1小時26分鐘繞城一週的便捷通勤,不僅重塑了貴陽的城市空間格局,更以“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重新定義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讓城市內部的流動變得更加高效順暢。

貴陽環城高鐵
2023年,貴南高鐵的貫通再度刷新了人們對貴州交通的認知。這條全長482公里、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在貴州境內蜿蜒200公里,不僅結束了獨山、荔波等縣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更創造了貴陽至荔波1小時速達的出行奇跡。高鐵的開通催生了喀斯特地貌旅遊的新熱潮,黔南州在2024年迎來了旅遊業的爆髮式增長,接待遊客突破8000萬人次,入境遊客增幅達288%,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高鐵經濟”效應。

一輛列車行駛在貴南高鐵線上。張貴忠 攝
如今,盤興高鐵通車在即,興義南站如一座現代化地標巍然矗立在黔西南大地上。這條即將貫通全省最後一程的高速鐵路,不僅意味著貴陽至省內八個市州中心城市“1-2小時交通圈”的全面形成,更將黃果樹瀑布、萬峰林、馬嶺河峽谷等世界級景觀串聯成一條熠熠生輝的高鐵黃金旅遊通道。對興義而言,這是其首次接入國家高鐵主幹網的歷史性時刻;對黔西南地區來説,這是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提升節點地位的戰略機遇。

興義南站內部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截至盤興高鐵,貴州鐵路營業里程已達4354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里程突破1906公里。這一組數字背後,是無數建設者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奮鬥故事,是貴州從“西南樞紐”邁向“開放高地”的生動寫照。每一根軌枕的鋪設,每一座隧道的貫通,都在訴説著這個內陸省份突破地理限制、擁抱世界的決心。

貴州高鐵網縱橫交錯
高鐵帶來的不僅是出行速度的提升,更是發展理念的革新。它改變了山區百姓的生活方式,拓寬了青年一代的發展視野;它讓農産品走出大山,讓遊客走進村寨;它重塑了區域經濟格局,激活了沿線城鎮的發展潛能。這種改變既是可量化的發展速度,也是可感知的民生溫度,更是貴州面向未來的開放氣度。

高鐵穿過侗族村寨。張貴忠 攝
路相連,心相通。高鐵網絡如同毛細血管般深入貴州的每一個角落,將分散的市州緊密聯結成命運共同體。曾經阻隔發展的千山萬壑,如今已成為見證發展的最美風景。隨著“市市通高鐵”目標的實現,貴州作為西南陸路交通樞紐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夯實,其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角色也將愈發重要。

2021年, 貴州省首趟中歐班列從貴陽市出發
山海無阻,“黔”程萬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貴州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書寫著新時代的開放史詩。這張越織越密的高鐵網絡,猶如一雙振翅高飛的羽翼,托舉著這片曾經被群山環抱的土地,去往更廣闊的天際。當銀白列車穿梭于青山綠水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鋼鐵軌道鋪就的交通動脈,更是一個內陸省份在新時代發展大潮中破浪前行的壯闊圖景,它正載著貴州兒女的期盼與嚮往,駛向未來的無限可能。(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