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攜手北大在渝建設大數據研究院
2020-08-19 08:49:32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重慶攜手北大在渝建設大數據研究院 各類優質科教資源加速落地,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

  8月18日,重慶市政府與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我市今年繼引進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後,又一項引進科技創新資源的重要成果,將推動我市有關單位高效對接北京大學的優質科教資源,促進産學研合作,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共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

  根據合作協議,重慶市先期將與北京大學共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該研究院將聚焦大數據與數字化轉型的前沿交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的基礎創新和應用研究,培養和引進大數據專家人才團隊,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興産業培育。未來,我市還將與北京大學共建一批高水準研究平臺,共同推動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科學中心。

  據了解,雙方還將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醫療領域的合作,探索産學研合作新模式,加強重慶優勢産業與北京大學相關學科的緊密對接,推動一批科技創新項目落地重慶,共同致力於提升區域公共衛生建設水準,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此外,我市與北京大學還將在戰略決策諮詢、重慶高校“雙一流”建設、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高端研發機構最高補助5000萬元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重慶市出臺了《重慶市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文件,不斷推動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世界500強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對落地的高端研發機構實行建設和科研雙專項補助,最高達5000萬元。同時,還積極推動落地研發機構實行新型管理運行機制,賦予充分的科研、人事、經費管理自主權和實施成果轉化激勵機制。

  截至目前,重慶市累計簽約引進世界知名高校11所,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18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8所,國家級知名科研院所8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究院11家。

  “瞄準一流,不僅是搭建各類科研平臺,更重要的是集聚各類高端人才。”該負責人稱,目前,引進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世界500強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特長,建設了各類科研平臺70個,集聚各層次科研人才800余名。其中,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團隊1個、兩院院士8名、國外院士1名,博士或擁有高級職稱的人才超300人。

  引進的研發機構轉化成果138項

  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開展原子鐘精度分子指紋圖譜數據庫研究,打破了少數國家的技術壟斷。

  聯合微電子中心僅用9個月時間,順利實現8英寸硅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的建設通線,創造了業界的全新紀錄。

  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開發的5G雲控涵道式智慧空中作業機器人,填補了國內涵道式無人機的空白。

  中科院計算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結合自身優勢,研發出健康出行管家App。這也是全球第二款基於藍牙技術的疫情防控軟體。

  這些引進的研發機構,在平臺建設、人才集聚、技術攻關、産品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各研發機構在大數據、智慧製造、互聯網等領域成功轉化科研成果138項,孵化科技型企業38家,形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産權56項,有力推動了産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水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資源引進工作。”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比如做大做強一批高端研發機構,加快高水準人才集聚,著力彌補我市基礎研究短板,做強應用研究;探索“一企一策”精準扶持等新模式,激發高端研發機構的創新活力;按照“一城多園”模式,推動更多全球優質科教資源在渝落地。

  優質科教資源在渝落地相關數據>>>

  ■截至目前,重慶市累計簽約引進世界知名高校11所,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18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8所,國家級知名科研院所8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究院11家

  ■引進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世界500強企業建設了各類科研平臺70個,集聚各層次科研人才800余名

  其中,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團隊1個、兩院院士8名、國外院士1名,博士或擁有高級職稱的人才超300人

  ■引進的研發機構在大數據、智慧製造、互聯網等領域成功轉化科研成果138項,孵化科技型企業38家,形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産權56項

  文字/記者 張亦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