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出實招
2020-08-24 09:08:28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觀察員護商 服務員解難 出臺外商投資新舉措 重慶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出實招

  “您好,我是榮昌區機關事務局的工作人員,貴公司車牌號為‘渝CGT12X’的車輛已錄入區政府車輛管理信息系統。今後你們來辦事,開這輛車就能自由進出區政府了。”

  這是8月15日,洽洽食品公司接到的一個電話。電話背後的“故事”,源於8月14日榮昌區委召開的一場會議,會上有人提出一些企業反映進出區政府不太方便,要停車登記後才能進入,對此能否改進?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當即表示,可請每家企業報一個車牌,由區經信委和區機關事務局儘快落實企業車輛自由進出區政府的問題。

  營商環境觀察員

  在企業和政府間搭建意見通道

  曹清堯還有一個身份——“榮商觀察”微信群群主。

  “我還從來沒當過群主,這個群的群主,就由我來當。”2019年11月的一天,一間會議室裏,曹清堯提出要建立一個微信群。

  隨即,他與會議室裏20名“觀察員”逐一掃碼加微信,將他們拉進名為“榮商觀察”的微信群。

  這20名“觀察員”,是榮昌建立營商環境觀察員工作制度後聘任的首批營商環境觀察員,主要由代表委員、企業高管、商會(協會)負責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新聞記者組成。其中,企業高管、商會(協會)代表13人,佔多數比例。

  “觀察員”主要以兼職形式,對榮昌區內涉企職能部門、金融機構、能源保障單位及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收集反映區內市場主體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著力發揮參謀諮詢、橋梁紐帶、輿論引導作用。

  “你們一旦觀察到有損榮昌營商環境的行為,請在群裏第一時間告訴我。”曹清堯對20位“觀察員”説,榮昌在營商環境監督上要做到“只找一人”,他自己便是這個責任人。

  當天的場面,讓不少“觀察員”深受觸動。榮昌區食品行業商會會長、重慶玖和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海濤表示,他感受到了榮昌區委、區政府與企業坦蕩交往的態度,也看到了榮昌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觀察員制度開啟後,20名“觀察員”一方面了解企業訴求與呼聲,在企業和政府間搭建意見通道,也為榮昌區優化營商環境出謀劃策。同時,他們也積極宣傳,激發公眾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熱情。截至今年6月,首批“觀察員”收集意見建議49個,除1個複雜疑難問題正在協調辦理中,其餘48個問題已解決。

  近年來,榮昌區著力全面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創新出臺“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營商環境觀察員”等制度,搭建“1+N”人民調解體系糾紛解決平臺,大幅改善了營商環境,連續兩次獲評“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城市”。目前,榮昌區已有超過260項事項實現“只跑一次、只找一人”。2019年,榮昌區招商引資達1269億元,落地轉化率達78.1%,位居全市第一。

  派駐企業服務員

  “全鏈條服務”推動復工復産

  今年上半年,兩江新區GDP同比增長4.8%,增速全市領跑。幫助引導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産,該區派出的企業服務員功不可沒。

  2月12日,位於兩江新區的延鋒安道拓工廠復工,但該公司工作人員張婧賢卻很著急,因為産業鏈出現了問題。

  “我們的原材料庫存量不足以支撐持續生産,如果上游企業沒復工,生産原材料就跟不上,開工後可能無配件可用。”張婧賢説。

  兩江新區派駐該企業的服務員——兩江新區産業局工作人員譚宏偉立即行動,幫助企業全面摸排出上游85家關聯企業。

  “我們通過向市級部門爭取協調、向配套企業所在行政區發函、直接聯繫企業等方式落實加快復工復産節奏。”譚宏偉説,經過近10天的努力,延鋒安道拓的85家配套企業中已經有47家復工復産。

  渝江壓鑄是一家集自主研發、設計、模具製造、壓鑄生産、機加工、裝配為一體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復産後,由於防疫物資供應鏈處於緊張期,企業無法買到額溫槍和口罩。

  派駐企業服務員得知情況後,不僅為企業聯繫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渠道,還派人將5把額溫槍送到企業去。“5把額溫槍事雖小,卻體現了新區思企業所思、急企業所急。”渝江壓鑄副總經理吳自玉説。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在今年2月份,這個推動企業復工復産的關鍵階段,兩江新區建立企業服務員制度,派出365名企業服務員駐廠服務,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解決了疫情期間生産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隨後,該區還出臺了“抗疫暖企八條”、科研攻關“八個一批”等政策,推動“全鏈條服務”,用政策讓企業暖心、用服務讓企業貼心、用行動提振企業信心。

  在這些措施共同推動下,復工復産1月左右,兩江新區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重點産業的産業鏈復工率已達到94%,産能恢復接近50%,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

  新措施讓外商投資更便利

  九成以上外企稱享受到扶持政策

  沃爾瑪、星巴克、肯德基、羅森、沁園……今年初,市商務委在調研這些市民耳熟能詳的品牌企業時,發現他們有同一個訴求——希望優化證照審批機制。

  “比如我們有11個門店,以前可能要辦11個同類的證。如果繼續擴大範圍,每個門店也要進行一次證照審批,非常麻煩。”沃爾瑪事務總經理劉璟説。

  不到半年時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今年6月,重慶出臺《重慶市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明確提出簡化跨國品牌連鎖企業審核登記程式、優化重點外資項目工程建設審批等,如此一來,這些連鎖企業擴大門店數量時遇到的痛點消失了。

  “《措施》出臺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向多方徵求了意見,像一些諮詢機構的建議,企業的意見等。”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説。

  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陸汽車)對此深有感觸。

  因為是跨國科技型公司,常有外籍專家來渝工作。因政策規定,這些專家每1-2年便需要申請一次居留許可證,不太方便。《措施》出臺前,市商務委多次向大陸汽車徵求意見。於是,大陸汽車便將這一訴求提了出來。

  “《措施》出臺後,我們看到,裏面明確了連續兩次申請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第三次申請時按規定簽發5年有效期的工作類居留許可。”大陸汽車人力資源部經理胡瑋瑾説。

  今年以來,在外資外貿方面,重慶分別出臺了《重慶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政策》《關於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的通知》以及6月份出臺的《措施》,每個文件都有不同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都是經過前期大量調研並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後出臺的。

  比如,今年4月前,重慶對936家在渝外資企業進行問卷調研。當時企業主要面臨5個問題:交通就餐不便、復工後缺乏疫情防控物資、物流運輸受阻、生産成本升高、勞動力短缺。隨後,重慶立即採取行動,出臺相應機制舉措。在此後的一次調研中,90.02%的外企表示已享受或部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重慶的政策都不是‘一錘子買賣’,一定會持續優化更新。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也會繼續和企業保持溝通交流,進一步優化完善細節,讓其更加符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市商務委副主任付嘉康説。

  (重慶日報記者 陳鈞 楊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