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智志雙扶”譜寫精準扶貧新篇章
2020-08-27 18:35: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馮鈺穎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付意菲):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重慶黔江區委、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精準部署、分步推進,于2017年摘掉國家貧困區縣“帽子”。到2019年,黔江區已累計實現11580戶44683人脫貧、全區6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0.05%。

  “黔江有善於扶貧、敢於脫貧的光榮傳統,早在‘八七’扶貧攻堅時期,就創造出‘寧願苦幹 不願苦熬’的黔江精神。在新時代脫貧攻堅戰役中,我們弘揚黔江精神再出發,譜寫了精準扶貧的新篇章。”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書記余長明説。

  “三個三”推進“智志雙扶” 扶出內生源動力

  黔江區積極突出“黔江精神”的身邊人、身邊事,講“三個故事”立志,創新開展“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我的創業故事”宣講活動3000余場次,培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王貞六,“三個土家老漢一台扶貧戲”的養蠶人滕樹文、陳正文、滕樹長,“仁義忠信、樂善不倦”肖鳴、“背包書記”田傑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引導4萬多貧困人口不等不靠、自我發展。

  此外,黔江區還建“三支隊伍”增智,創新開展幹部遍訪、教師家訪、醫生隨訪“三訪”制度。黔江區5052名幹部與貧困戶“一對一”結對幫扶,2327名鄉村教師入戶家訪9萬餘次,1248名“白衣天使”上門隨訪服務6萬餘人次,全區無一個貧困人口因貧失學輟學,所有貧困人口基本醫療得到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住上安全房,所有農村居民飲上衛生水、用上安全電,場鎮居民還用上了天然氣。

  黔江區堅持技能扶貧強素質、就業扶貧增收入、利益捆綁保穩定,採取“校企合作”“田間課堂”等方式開展“訂單式”培訓,實現有培訓意願的貧困群眾應訓盡訓。黔江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百企進村送萬崗”精準促進就業,30個鄉鎮街道實現扶貧車間全覆蓋,“城市靚區”建設創造3000個公益性崗位全部用於貧困人口就業。同時建立龍頭企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機制和扶貧資金使用利益聯結機制,落實3000萬元股權化改革資金,帶動貧困戶發展。

 “四個變”推進“兩化實踐” 變出脫貧新成效

  讓“青山”變“金山”。 余長明介紹,黔江區制定了《黔江區貧困戶到戶産業扶持政策實施方案》,抓住“山地特色産業”這個增收致富的支撐點,以實施“畝産萬元立體農業行動”為突破口,建設“煙+菜”“林+菜”“稻+鰍”“桑+菌”等立體農業基地15萬畝。落實388名産業發展指導員,引導7295戶貧困戶發展骨幹農業産業,2019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5元,較2014年增長64.7%,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873元,比2014年增長72.56%,比全區增速快7.86百分點。

  讓“山區”變“景區”。黔江區依託森林覆蓋率65%、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均350天左右等資源稟賦,放大“中國森林氧吧”“中國清新清涼峽谷城”“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旅遊名區”等生態品牌效應,建立“旅遊+扶貧”融合發展機制,以打造旅遊景區方陣為抓手,建成4A級景區8個,連續3年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實現40%以上增長,帶動10萬餘名老百姓吃上“旅遊飯”,濯水景區被國務院扶貧辦作為旅遊扶貧示範區推介。

  讓“窮窩”變“金窩”。黔江區針對生態脆弱和環境惡劣地區,用好用活用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投資1.5億元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搬遷入住全區29個鄉鎮街道建卡貧困戶413戶1531人,整合易地扶貧搬遷、房屋收儲、宅基地復墾等資金,實現政府、企業、搬遷戶三不負債。配套建設300畝食用菌産業園,群眾獲取“菌種場投資股金+大棚設施租金+反承包經營薪金+務工酬金”“四金收益”,實現幫扶有對子、居住有房子、就業有位子、生産有棚子、種菜有園子的“五子登科”,讓他們“搬出一片新天地、遷出幸福好生活”。

  讓“助力”變“合力”。黔江區充分凝聚中信集團、山東日照、重慶永川、市衛生健康委幫扶集團的幫扶合力,探索“中央單位+地方”協作示範,以市場化方式投資120億元的三塘蓋國際旅遊康養度假區項目啟動建設;創新“山海協作”機制,打響“赴日照看海•來黔江看山”旅遊品牌;市衛生健康委幫扶集團為深度貧困鎮量身打造了“金溪護工”“金溪被服”“金溪農場”的“三金”扶貧品牌,280余人在家門口務工,銷售黔江農特産品3000余萬元,帶動金溪1854戶5354人增收致富,脫貧成果得到持續鞏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