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敏爾在全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紮實推動重慶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 唐良智出席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11月3日,全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座談會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使命擔當,著力解決關鍵問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紮實推動重慶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全市高品質發展匯聚起磅薄力量。
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存榮主持會議,市領導張鳴、王賦、胡文容、陸克華、李波、鄭向東出席會議。
會上,重慶大學、陸軍軍醫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師範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中冶賽迪集團、重慶材料研究院、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市農業科學院、市畜牧科學院、市中藥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圍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先後作了發言,並對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議。市政府副市長、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熊雪作回應發言。
陳敏爾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發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衝鋒號和動員令。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面向未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都需要強大科技支撐。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重慶經濟高品質發展蓄積新動能、打造新優勢。
陳敏爾指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關鍵要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持續用力破除制約我市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瓶頸和突出問題。要牢牢把握科技創新方向,堅持“四個面向”,瞄準科技發展趨勢,瞄準産業鏈供應鏈“卡脖子”技術問題,瞄準國家有需要、重慶有能力的領域,聚焦重大民生問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要著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機制、科研成果轉化機制、産學研協同機制,加快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要全力打造高水準科技創新平臺,爭取佈局大科學裝置,做優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好技術創新平臺,提供優質科技服務。要突出抓好創新人才引育,注重以事業引才、産教育才、環境留才,讓重慶成為各類人才嚮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要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快科技管理職能轉變,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擴大國際科技合作。
陳敏爾強調,全市廣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找準參與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契合點、融入點、共振點,為科學城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要在聚焦科學主題“鑄魂”上深度參與,加強科學研究,深化科學教學,集聚科學機構,深化産學研合作。要在面向未來發展“築城”上深度參與,助力城市品質提升、智慧城市建設、城市文脈傳承,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新城。要在聯動全域創新“賦能”上深度參與,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高端研發平臺聚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做大做強環大學創新生態圈。
陳敏爾強調,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全市科技工作者要傳承老一輩科學家光榮傳統,肩負時代使命,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各級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編制好“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強化政策支持,做好服務工作,滿腔熱情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學研究,支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創造,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對科學知識的學習,關注科技發展新趨勢,提高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水準和駕馭能力。
唐良智指出,要抓實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支持參與創新的濃厚氛圍。要抓實抓好高水準創新主體培育,以“雙一流”建設帶動高等教育整體提升,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加快集聚高成長性科技企業。要抓實抓好引領性創新平臺建設,以西部(重慶)科學城為主引擎,加快佈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端研發平臺。要抓實抓好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政策體系,使創新成為重慶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
有關區、市有關部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參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