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書寫新時代國際合作共贏新範本
2020-11-09 09:15:05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書寫新時代國際合作共贏新範本

  9月25日,萬國數據重慶數據中心在重慶兩江新區開工建設,拉開了重慶與新加坡在互聯網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全面合作的大幕。

  11月6日,212盞可接入物聯網、輔助無人駕駛生態系統的智慧路燈在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亮起。這是新加坡科技電子旗下公司——新鈳電子的傑作,以探索智慧城市建設應用新場景。

  以上成果都由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催生。

  今年是中新建交30週年。

  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的賀電中指出,“過去30年,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新兩國相互理解支持,與時俱進推進雙邊關係發展。兩國合作超越雙邊範疇,在地區和國際層面發揮示範效應。”

  今年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週年。

  經過5年實踐探索,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新雙方簽署各類協議68份,簽約項目230個、總金額逾322億美元,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及教育、醫療、旅遊等領域一大批項目落地,有效推動了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發展,為新時代國際合作,書寫多方共贏新範本。

  紐帶

  突破空間局限的國際合作新嘗試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誕生於2015年11月7日,中新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全力支持在中國西部地區設立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並確定項目名稱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與之前的中新政府間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不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受地域限制,明確將“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作為項目主題,並將重慶定位為項目運營中心。

  重慶高度重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市委書記陳敏爾、市長唐良智作出部署,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搶抓發展機遇,強化責任擔當,堅持高起點、高水準、創新型方向,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高品質發展,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名片。

  “不受地域限制,給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廣闊的舞臺。”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表示,不受地域限制,意味著不圍繞某個具體區域、園區或城市而建。5年來,重慶準確把握“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主題,圍繞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領域,與新方一起探索推動中國西部地區各省區市之間,中國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之間,中國西部地區與東南亞地區之間,實現高水準互聯互通。

  5年來,雙方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緊緊抓住互聯互通這根“紐帶”,相繼謀劃開闢“五條通道”。

  第一個是引導開闢了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

  2018年11月,中新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陸海新通道基於“一帶一路”框架,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帶動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地區共建共享、互惠互利。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3174列,同比增加1657列,開行列數已超去年全年。

  第二個是空中通道。重慶和新加坡開闢“渝新快線”,搭建了便捷的空中走廊,航班數量從每週5班增至14班,2019年旅客吞吐量增至19萬人次。

  第三個是“雲端”通道。2019年7月,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簡稱中新國際數據通道)開通。

  目前,重慶和新加坡已簽署《關於共建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設立了應用推廣和政策創新2個工作組,並推動通道接入重慶7個産業園區,為跨境數據傳輸安全、遠程醫療等提供服務。

  第四個是跨境融資通道。為幫助西部地區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項目建立並不斷擴展中新金融跨境融資通道。通道涵蓋國際商業貸款、跨境發債、不動産投資信託等多種形式,覆蓋製造、醫療、物流、旅遊等行業,基本滿足西部地區企業多樣化跨境融資需求。

  第五個是人才通道。推動各種通道建設,優秀人才必不可少,為強化項目人力資源保障,渝新人才培訓交流通道應運而生。

  重慶和新加坡簽署合作協議,分批開展重慶高級職業技能人才赴新培訓,還借助新加坡(重慶)青年人才成長驛站項目,積極邀請新方在校學生來渝實習交流。5年來,我市累計選派1000余名高校教師及管理人員赴新訪學研修、攻讀學位、參加學術會議等。新加坡230余名專家學者赴渝開展講學、合作科研,雙方共同建設新加坡(重慶)青年人才成長驛站項目,組織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學生赴重慶實習。

  通過開闢“五條通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用行動踐行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亮點。

  合力

  為中國西部地區對接世界搭建“新舞臺”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5年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立足重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形成合力,為中國西部地區對接世界搭建了“新舞臺”。

  中國西部地區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

  11月23日,2020中新金融峰會將在重慶舉行。邀請嘉賓包括東盟10國央行副行長以上領導和國際金融機構高管,西部12省區市政府、企業領導和全國大型金融機構領導等。這也是中新金融峰會第三次在重慶舉行。

  這些成果,都離不開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支持。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累計落地跨境融資項目137個、金額折合約123.8億美元。其中,四川、陜西、新疆等西部7省區企業跨境融資逾42.35億美元,跨境融資通道不斷擴展。

  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同樣表現活躍。

  今年以來,市中新項目管理局主動對接商務部成都特派辦、四川省商務廳等部門和廣安市、南充市等地市,圍繞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中新農産品貿易合作等重點項目,正在探索推動與川渝合作示範城市、川渝毗鄰區開展合作。

  在“新舞臺”上攜手共舞的,不僅有西部地區兄弟省區市,還有東南亞國家。

  陸海新通道牽線搭橋,重慶和越南關係日漸緊密。截至目前,僅去程方面,重慶已通過陸海新通道向越南發送集裝箱6122箱,貨值超12億元。

  越走越近的,不僅僅是重慶與越南。如今,貴州已首發陸海新通道外貿出口定制化專列,甘肅已實現陸海新通道沙特阿拉伯班列常態化運行。青海首次通過陸海新通道,將純鹼售至泰國曼谷。

  貨物行天下,高朋聚重慶。

  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推動下,新加坡成為智博會主賓國。

  首屆智博會,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組織政企代表團參會。代表團成員包括40家新加坡科技企業的200多位代表,是有史以來由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牽頭組織的規模最大的赴華訪問團。

  第二屆智博會,新加坡再次作為主賓國參會,不但佈置了3000平方米的專題展區,還在智博會期間舉辦了論壇、專場發佈會、創新應用大賽、合作項目簽約等一系列活動。

  2020線上智博會,新加坡更是成為主辦方,雖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派代表團來渝,但新加坡設立了智博會首個海外分會場,並與主會場聯動,舉辦了新加坡專場媒體發佈會、中新國際數據通道發展論壇等重要活動。

  通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在智博會上尋覓中國西部地區的巨大商機,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稱讚: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架設了新加坡和中國西部區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

  共贏

  各方共享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發展成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5年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蛋糕”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的參與方,享受到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發展成果。

  首屆智博會上,新加坡、巴基斯坦及國內貴州、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借助組委會專門搭建的合作平臺,達成項目簽約185個,總金額450億元。

  第二屆智博會上,89個重大項目參加現場集中簽約,合計投資2313億元。這些項目覆蓋5G、積體電路、智慧終端、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等領域,涉及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我國四川、浙江、廣東等10余個省區市。

  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深度互聯互通,讓中新雙方情誼更濃,信任更深。

  中新友誼,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共同戰疫!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借助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新資金融機構積極發揮跨境業務優勢,累計為重慶醫藥集團及其湖北、甘肅等地子公司提供1億元短期流動資金。新方各界積極開拓國際渠道,在全球幫助重慶採購防疫物資。

  重慶則向新加坡捐贈了25萬隻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忠橙”等食品,並幫助20余家新加坡在渝企業復工復産,協助新資企業申請租金減免累計20余萬元。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也頂住了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參與陸海新通道運營的新加坡公司反饋,貨運流量在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防疫所需的許多醫藥用品和食品都是通過陸海新通道運輸的。

  互信,帶來更加堅實的合作。

  今年9月15日上午,2020線上智博會新加坡海外分會場與主會場連線同步開啟。開幕式上,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通過視頻連線致辭。當日下午,中新企業在中新國際數據通道論壇上連線簽署17項諒解備忘錄,擬合作領域涉及國際供應鏈金融、智慧旅遊、智慧居家養老、智慧工地與智慧建造等。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國面臨抗擊疫情和復蘇經濟的雙重挑戰。

  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蓬勃發展,務實合作持續推進,人文紐帶日益密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兩國互施援手,共同促進經濟復蘇、維護貿易暢通和供應鏈穩定,開闢了許多新的合作領域。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必將乘著兩國建交30年的“東風”,繼續展翅高飛,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探索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實施,貢獻新能量!

  (重慶日報記者 陳鈞 首席記者 申曉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