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海關推進“放管服”改革 跨境貿易便利化
2021-02-03 15:31: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2020年,重慶海關深入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壓縮

  2020年,重慶海關承接總署改革試點,推動“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改革。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68.32小時和0.39小時,比2017年分別壓縮71.46%、 97.41%。

  重慶海關通過推行海關業務“網上辦”“郵寄辦”“自助辦”“預約辦”平臺,推廣艙單歸併、不到場查驗等新模式,確保貨物通關“零延時、零等待”。同時,重慶海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電子化率達94.4%,支持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100%,同時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和集中辦理。

  大力支持重點行業和新型貿易業態

  重慶海關因“企”施策,推動加工貿易向“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轉變,聚焦外貿支柱産業,並圍繞電子信息、高端材料等高新技術型主導産業,為25家科研院校開展“一站式”無縫對接服務,協助其引進高端儀器設備。重慶海關還制定了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多項工作舉措。

  促進産業鏈供應鏈要素流動

  重慶海關支持開通首趟“中國郵政號”班列,實現常態化規模化運郵,打通了橫跨中國、連接歐亞的公鐵聯運新郵路,疏運全國郵件1645萬件,佔比超65%;依託“中歐班列+跨境電商B2B+海外倉”模式開展全鏈條業務;推行航班雲備案,力助航空公司15條航線“客改貨”,緩解外貿運力緊張;依託區域海關探索經北部灣海鐵聯運進口貨物“兩段準入”協同監管方式,促進優質農産品進口。

  不斷提升開放通道能級

  2020年,重慶海關大力推進中新關際合作並成功簽訂合作計劃,建立了15地海關跨關區通關異常處置機制,關際合作成效逐步顯現;支持冷鏈、整車、藥品依託海鐵聯運通道實現進口常態化運行,助力內陸企業創新鐵路箱參與班輪運輸。

  重慶海關還支持重慶港成功獲批擴大開放至果園港,聯合上海海關開展江海聯運進口“離港確認”模式,落地實施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等舉措,提升口岸快速轉運能力。

  持續拓展開放平臺效能

  “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被國務院作為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成為重慶市第2項被國務院複製推廣的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該措施為企業節約資金成本超8000萬元。重慶海關“整車保稅倉儲‘三個一’監管模式”等創新舉措成功獲總署備案。據統計,重慶海關累計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36項,促進了業態豐富,推動了行業發展。

  2020年,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保區、江津綜保區、涪陵綜保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3個保稅物流中心(B型)實現進出口4575.6億元,同比增長16.2%,佔重慶外貿總值的70.2%。

  2021年,重慶海關將持續聚力培育發展新機,在助力重慶擴大開放中邁上新臺階。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推動口岸營商環境更優,助力重慶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樣本城市;二是推動口岸通道運行更暢,助推口岸新設監管場地和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支持團結村口岸正式開放;三是推動開放平臺名片更靚,助力企業更好融入雙循環,拓展雙市場;四是推動産業、供應鏈條更全,助力科研院所、企業提升創新實力;五是推動區域務實合作更廣,發揮“13+2”區域海關協作“領頭羊”作用;六是推動成渝協同發展腳步更齊,助力兩地外向型經濟一體快速發展。(文 肖紅光 曾靜 編輯 付意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