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等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2021-05-08 10:24:05來源:新華社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題:重慶、海南、四川、陜西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新華社記者

  重慶、海南、四川、陜西等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精心組織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專題宣講,推動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王樸烈士出生於1921年,犧牲在重慶解放前夕,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都獻給了黨。”近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實驗小學的一間教室內,74歲的王繼志老人正和圍坐身旁的一群少年分享父親王樸的故事。“我想他也希望看看如今這盛世。”老人深情講述,孩子們認真傾聽,“聽到烈士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堅定信仰。”學生王子豪説。

  黨史宣講要發揮群眾積極性,走進群眾心坎裏。5月6日下午,重慶市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新工二村的一道手繪墻前吸引不少社區繪畫愛好者前來創作,這是當地在老舊社區改造中特意留出的一道墻,他們將黨的百年曆程融入一幅幅圖畫,共同繪製出一道靚麗的“紅色風景線”,讓群眾在藝術中感悟紅色初心。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環節。重慶市日前在前期已公佈的15件重點民生實事基礎上,再啟動實施36件市級層面重點民生項目,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如由市衛健委聯合市婦聯開展婦女乳腺癌、宮頸癌“兩癌”免費檢查70萬人次以上,實施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保障適齡婦女身體健康。

  連日來,海南省各市縣以“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為主題,成立特色宣講團,結合地方文化、突出民族特色、貼近人民群眾講黨史,推動黨史教育走深走實。

  在五指山市,娘子軍宣講團、文藝輕騎兵深入10個鄉鎮村居開展巡迴演出,用黎族歌舞、説唱小品、有獎問答等形式,帶領群眾學黨史、感黨恩;儋州市則以農村廣播“小喇叭”為載體,在農村群眾割膠務農後的閒暇時間,用方言土語播放中國共産黨儋州歷史,祖輩們親歷的革命歷史在群眾中産生強烈的感染力。

  海南省委講師團團長鄧春玲説,通過一場場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宣講活動,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23年紅旗不倒”的瓊崖革命精神印刻進群眾心中,而這正成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堅實底氣和磅薄幹勁。

  主題黨史課、黨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志願服務……四川省青年聯合會組織多場“青春同心·永跟黨走”慶祝建黨百年教育實踐活動,激勵廣大青年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這些日子,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西城中學青年女教師莫色小蘭上課時,經常加入一些有關黨史的內容。“我想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用最好的學習成績來回報黨的恩情。”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陜西省注重用好延安、照金等紅色資源,省市縣三級聯動,組織領導幹部帶頭講、特色宣講團分眾講、專家學者菜單講、小分隊巡迴講、網絡媒體立體講、大喇叭靈活講,開展全方位宣傳宣講,形成多元聯動、協同作戰的黨史宣講合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計開展黨史專題宣講11000余場,受眾120余萬人次。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陜西省充分發揮革命文物舊址作用,通過現場宣講、實物宣講,深情講述黨史故事,引導幹部群眾在重溫黨的光輝歷史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賡續紅色基因。“我們長期設立10個現場教學點,通過‘微黨課’形式為遊客講述黨史。”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侯振龍説,“五一”期間,當地還通過陜北大秧歌、安塞腰鼓、陜北民歌等文藝節目,生動地講好黨史故事,讓延安精神激勵更多人。(記者周聞韜、趙葉蘋、吳光于、許祖華)(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