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築科技創新“一座城”
2021-06-10 10:29:57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川渝共築科技創新“一座城”

  ■5月27日,重慶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集中開工儀式在川渝同時舉行。川渝兩地4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過千億元

  ■去年,重慶市科技局與四川省科技廳組織實施了2020年度“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雙方共同出資2000萬元,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兩個領域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共立項資助項目15個

  ■今年4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兩地的12家國家級高新區、26家省(市)級高新區共同發起,組成“超強高新聯盟”

  5月17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授牌儀式在渝舉行。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學城黨工委、西部(成都)科學城管委會在成都正式揭牌。

  去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專題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調要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西部(成都)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的正式掛牌,將是西部科學城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科學城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兩地加強協同創新更加系統、精準和高效,共築科技創新“一座城”,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總投資超千億元的40個項目集中開工

  5月27日,重慶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集中開工儀式在川渝同時舉行。

  一個主會場加上4個分會場,雖然儀式只有短短的10來分鐘,但意義重大,含金量極高——川渝兩地4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過千億元。

  這40個項目,共同見證了川渝共築“一座城”、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打出的“組合拳”。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分會場,重慶首個大科學裝置——超瞬態實驗裝置項目開工建設。

  被譽為科學研究“航空母艦”的大科學裝置,是國家為解決重大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求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科技問題,謀求重大突破而投資建設的大型研究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的開工建設,將為西部(重慶)科學城提供重要支撐。

  超瞬態實驗裝置技術總負責人、重慶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科研主任唐文新教授表示,該裝置是國際上首次明確在時間尺度上提出兩種探針相互耦合的大科學裝置,將充分發揮電子探針在空間尺度、光子探針在時間尺度的各自表徵優勢,重點解決先進製造、先進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共性關鍵技術需求,開展高溫燃燒機理、3D列印、新材料、極紫外光刻、固態及新燃料電池、癌症早期診斷與放療等基礎研究和産業技術融通創新。

  在西部(成都)科學城分會場,中國科學院成都天府新區科技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也備受矚目。

  該項目用地約78畝,總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將建設空間輕型高解析度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製平臺、西南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綜合研究平臺、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等。三大平臺的建設,立足當下、關乎長遠。

  打破地域界限,共築科技創新“一座城”。一個個重大項目的落地,為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注入強勁動力。

  連續兩年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

  為集聚川渝優勢科技資源,共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去年,重慶市科技局與四川省科技廳組織實施了2020年度“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

  這是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實施研發項目。雙方共同出資2000萬元,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兩個領域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共立項資助項目15個。其中,重慶立項資助8個,四川立項資助7個,積極探索科研資金跨省使用模式。

  與過去不同,此次實施的研發項目還有一個“特殊”要求:川渝兩地的單位分別向各自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申報項目,但重慶的單位牽頭申報的項目,合作單位要有四川的相關單位參與,反之亦然,目的是引導兩地創新主體強化協同創新。

  由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聯合四川交投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實施的“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空間段試驗星載荷的研製和地面測試、終端原理樣機的研製,建立了全球高精度統一時空基準,取得了諸多重要突破。

  由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聯合四川大學、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等單位實施的“重大傳染病全程智慧管理平臺研發及應用”項目,已完成重大傳染病全程智慧管理平臺硬體環境搭建和主要軟體功能測試,正在細化軟體需求。

  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2021年度“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已啟動申報。川渝兩地不僅擴增了支持領域,在原有的人工智能、大健康兩個領域基礎上,還新增生態環保、現代農業兩個領域,且資助金額也實現翻倍,從共同出資2000萬元變為分別出資2000萬元。

  38家高新區組成“超強高新聯盟”

  今年4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

  該聯盟由重慶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廳聯合推動,兩地的12家國家級高新區、26家省(市)級高新區共同發起,組成“超強高新聯盟”,旨在推進産業發展、資源要素、政策措施、對外開放、綠色發展等協同,推動兩地高新區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開展經濟、科技合作。

  與此同時,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正式開通並上線試運行。目前,平臺已整合開放川渝兩地大型儀器設備14090台/套,總價值112億元,並實現了兩地用戶統一身份認證、一鍵登錄、儀器設備共享等功能。今後,兩地將以平臺建設為載體,聯合推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以來,川渝科技部門建立了協同創新的合作新機制,西部科學城的建設新格局,共性需求的攻關新模式,創新資源的共享新平臺,以加快構建川渝協同創新體系。”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進入全面實施、加速推進的新階段。在今年4月舉行的川渝協同創新專項工作組第三次會議上,重慶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廳已商定今年的“工作清單”,將在9個方面開展22項合作。

  雙方表示,今年,川渝兩地將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合作,加強科技創新聯動,注重科技合作機制協同、創新平臺協同、創新成果協同、創新政策協同,努力推動川渝協同創新取得更大成效。(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數説川渝科技創新>>>

  1 西部(重慶)科學城目前已集聚市級及以上科研平臺278個

  2 西部(重慶)科學城擁有28所高校院所、20余萬大學師生,已簽約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等高校院所項目27個

  3 截至今年3月,西部(成都)科學城已聚集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1個、華為鯤鵬生態基地等科技創新基地14個、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院所39個

  4 首次認定5個川渝共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5 川渝共享近3萬名科技專家資源,其中高級職稱佔比90%以上,院士、省(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約2000余名

  6 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今年4月正式上線運行,已整合開放川渝兩地大型儀器設備14090台/套

  7 成渝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2020年9月成立,總規模50億元

  (數據來源:市科技局、西部(重慶)科學城、西部(成都)科學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