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22日消息 6月22日,凱度華通明略發佈“2021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國平安品牌價值達380.54億美元,同比增長13%,位列全球排名49位,首次位列全球銀行保險機構第一位,六度蟬聯全球保險業第一品牌;在上榜的中國品牌中,中國平安排名第7位。
榜單顯示,上榜的100強品牌總價值較一年前增長了42%,漲幅超過了過去15年平均增幅的四倍。其中,上榜的中國品牌達到了18個,這也使中國繼續成為上榜品牌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並進一步拉開了與歐洲品牌的領先優勢。報告指出,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品牌在過年一年裏實現了創紀錄的價值增長,總價值達到了7.1萬億美元,相當於法國和德國的GDP總和。品牌價值的上升來源於疫苗上市帶來的信心恢復、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及不斷改善的經濟前景。
據悉,“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是全球最權威、規模最大的品牌估值報告之一。該項品牌估值研究採用了業內獨有的調查方式,嚴格地合併分析彭博社的市場財務數據和覆蓋全球400多萬名消費者的訪談,涵蓋來自51個市場的超過1.8萬個品牌。凱度集團BrandZ全球總裁王幸表示,在如此艱難的一年之後,中國品牌仍然取得了強勁的增速,成為全球越來越重要的一支力量。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宏觀經濟實現了穩健與強勁的反彈,中國消費者對未來抱有樂觀的預期,而中國品牌擅于通過創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因此得到了更高的消費者熱愛與忠誠。另一方面,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意識到要從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從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也沒有停止投資在品牌建設上。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艱巨挑戰,中國平安持續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踐行“專業讓生活更簡單、科技讓金融有溫度、醫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運用金融科技和醫療生態的力量,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報效國家。2020年,平安實現營業收入1.32萬億;凈利潤1593.59億元,總資産9.528萬億,個人客戶數超2.18億,互聯網用戶超5.98億。
科技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長期以來,中國平安不斷迭代創新技術和先進的運營理念,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為廣大客戶提供高品質的金融産品和醫療、科技等生活服務,守護億萬家庭的平安與健康。平安壽險在行業內首創“智慧預賠” 服務,緩解客戶就醫的經濟壓力,全年累計預賠款超2.6億元。産險推出“一鍵理賠” 服務,已有超234萬客戶體驗“平安好車主”APP “一鍵理賠” 報案。平安銀行推出零售業務SAFE智慧反欺詐系統,自上線以來累計防堵欺詐攻擊金額超24億元。2020年,金融壹賬通與境外20個國家或地區建立合作關係;投身“金融新基建” ;旗下虛擬銀行在香港正式開業;並聯合招商局港口集團共同推動智慧港口建設,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貿易便利化。
生態發展助力社會民生。憑藉領先的創新技術及金融、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度積累,平安發力大金融、大醫療健康及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智慧城市業務已在國內151個城市提供服務、落地推廣;2020年,平安好醫生在線醫療業務收入同比強勁增長82.4%。得益於“金融+生態”建設的持續推進,平安通過“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智慧城市”生態圈獲取增量用戶和未來用戶,為客戶提供“一個賬號、多種産品、一戰式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
履行社會責任,建設ESG“中國標準”。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司累計捐資捐物逾1.8億元;持續推進"三村扶貧工程",累計提供産業扶貧資金超298.34億元,惠及73萬貧困人口;援建升級1,228個鄉村衛生所、1,054所鄉村學校,培訓村醫11,843名、鄉村教師14,110名;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通過保險資金投資、銀行信貸多種方式累計投入金融資源超5萬億元;推動建立中國特色ESG評價標準,通過搭建AI-ESG智慧管理平臺賦能責任投資,並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發佈"新華CN-ESG評價體系"。截至2020年12月末,責任投資規模超1.03萬億元。
除中國平安外,其餘入選前100的中國企業分別是:騰訊(第5位)、阿裡巴巴(第7位)、茅臺(第11位)、美團(第34位)、京東(第44位)、抖音(第45位)、華為(第50位)、中國工商銀行(第51位)、海爾(第65位)、中國移動(第68位)、小米(第70位)、百度(第77位)、拼多多(第81位)、友邦保險(第81位)、滴滴出行(第93位)、中國建設銀行(第94位)、貝殼找房(第96位)。(文/劉雨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