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多舉措推進稅收徵管改革
2021-08-27 18:16: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明珠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8月27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重慶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梁剛就《重慶市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出臺背景、出臺內容、主要特點作了詳細闡述。

【原創】重慶多舉措推進稅收徵管改革_fororder_029ef4d06ec41b04997026a2ec0e837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世美

  《實施方案》中提到,重慶到2022年,在稅務執法規範性、稅費服務便捷性、稅務監管精準性上取得重要進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稅務執法、稅費服務、稅收監管新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強大的智慧稅務。

  “稅務部門直接服務納稅人和繳費人。”周梁剛表示,《實施方案》以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獲得感為主要目標,聚焦辦稅繳費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圍繞高效智慧,讓納稅人繳費人進一步“少跑腿”。重慶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方式,2021年基本實現企業稅費事項“網上辦”、個人稅費事項“掌上辦”。

  據悉,全市涉稅業務網上辦理事項達214項,其中203項可全程網上辦,企業納稅人90%以上的稅費業務實現網上辦理。2021年以來,重慶市稅務局已連續8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還聯合市工商聯、市經濟信息委推出重慶市2021年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春雨潤苗”13條行動措施。

  《實施方案》指出,重慶積極推進增值稅、消費稅及附加稅費等自動預填申報;實施財産和行為稅、增值稅、消費稅及城建稅等附加稅費申報表整合,大力推進稅(費)種綜合申報。《實施方案》還提出,重慶要深化稅企互動,將在2022年實現運用大數據為重慶企業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信息;要構建12366稅費服務新模式,將在2022年基本實現諮詢“一線通答”。

  周梁剛介紹,重慶市稅務局依託微信平臺,于2020年6月建設了徵納雙方可以進行實時互動和信息交互的稅企互動平臺,打通通知發佈、政策推送、資料採集和互動諮詢的重要渠道。目前,稅企互動平臺對重慶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覆蓋面達98%。2021年,重慶通過該平臺已精準推送政策202萬(次)。

  會上,重慶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辜昭表示,為確保稅收執法公正公平,相關部門既要在規範執法之中顯公正、有力度,也要在柔性執法之中顯溫度。《實施方案》指出,重慶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推進行政執法網上錄入、流轉、監督、查詢,加強稅務執法內部控制和監督;要不斷提升稅務執法精確度,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堅決防止粗放式、選擇性、“一刀切”執法;要貫徹落實“首違不罰”清單。

  重慶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再出實招硬招。《實施方案》指出,重慶要推動制定成渝地區統一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實現稅務執法標準統一、信息互通、結果互認;建立成渝地區大企業跨區域涉稅事項協調工作機制,推進便捷辦稅同標同質;探索高竹新區稅收執法、服務、監管一體化發展新模式,為跨省域毗鄰地區發展提供稅收徵管經驗;加快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稅收統計核算體系。

  《實施方案》還指出,重慶要精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針對“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做到“露頭就打”和“零容忍”;要進一步擴大稅收共治“朋友圈”,從部門協作、社會協同、稅收司法保障和國際稅收合作四個方面深化和拓展稅收共治格局。(文 張世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