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
2021-09-26 17:39: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肖紅光):近日,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在北碚區開幕,多位院士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雲聚一堂,開拓思維、創新理念,共同探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本次論壇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鄉村振興局、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設置有“城鄉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主論壇和“傳承與創新:第四屆新時代中國鄉村建設論壇”2場活動。

  北碚區委副書記徐永德表示,本次論壇旨在集眾之智、聚眾之能,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方法路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原創】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6110419

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徐永德致辭 供圖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

  在主論壇主旨演講環節,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彥隨,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知名“三農”問題專家、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原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等4位專家分別以《鄉村振興的系統思維與創新路徑》《西南大學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探索》《治理型鄉村振興:一條更加可靠和穩定的途徑》《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為題做了主旨演講,共同交流探討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經驗。

【原創】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6110415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彥隨發表主旨演講 供圖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

  張衛國立足西南大學實際,分享了西南大學在鄉村振興領域的實踐與探索。據張衛國介紹,西南大學在2012年建立了中國鄉村建設學院,2017年成立了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聚焦鄉村振興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制定了有關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計劃,確定了六大重點任務。

【原創】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6110412

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發表主旨演講 供圖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

  鄧大才則提出了“治理型鄉村振興”的概念。他建議通過治理創新搭建民主協商的平臺機制,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凝聚群眾,強化人們對村莊的認同感,形成對發展的緊迫感,在此基礎上促進産業發展、鄉風文明和村莊建設。

【原創】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6110409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發表主旨演講 供圖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

  溫鐵軍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本次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溫鐵軍提出,城鄉融合需要城鄉兩個要素市場的自然流動,要發展農村第三産業,必須跟農民聯合,深研中等收入群體的綠色生態消費需求,將這個群體吸引到鄉村來。

【原創】重慶市“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6110402

知名“三農”問題專家、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原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發表主旨演講 供圖 北碚區農業農村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