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長津湖》,還看了《我和我的父輩》與《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這個國慶節也算相當充實了。”10月7日,市民曾心冉在微博上這樣寫道,並曬出了自己與家人的電影票票根。
當天,重慶日報記者獲悉,截至7日下午7時,2021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總額已突破43億元大關,重慶地區的電影票房總額也突破了1.1億元大關。重慶電影集團參與出品的電影《長津湖》成為市民最愛電影。市民的觀影熱情在這個國慶節得到了充分地釋放。
現象一:《長津湖》一騎絕塵
不少市民多次觀影
10月7日,當重慶日報記者在英皇電影城碰到市民丁穎時,他剛和孩子看完電影《長津湖》。“雖然這是我第三次看《長津湖》,但依然感到相當震撼。過段時間,等影片登錄視頻平臺後,我準備‘四刷’《長津湖》。”丁穎説。
事實上,與他有相同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記者隨機採訪了50名影迷後發現,大部分影迷表示有“二刷”《長津湖》的打算。
“作為今年國慶檔的絕對主力,重慶電影集團參與聯合出品的《長津湖》自9月30日上映以來,就受到市民的追捧。”英皇電影城工作人員方媛告訴記者,雖然《長津湖》的排片率高達60%,但每場的上座率依然高達50%,部分黃金時段的電影票甚至被市民搶購一空。
截至10月7日下午7時,《長津湖》的全國票房已突破了33億元大關,重慶地區的票房總額也突破了8600萬元大關。如無意外,《長津湖》將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三,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現象級電影。
“《長津湖》之所以受追捧,主要還是因為這部影片喚醒了人們的家國情懷。”重慶本土導演冷鄒雋表示,觀眾通過觀看《長津湖》,可以了解那段歷史,明白為什麼中國要打那一場戰爭。
冷鄒雋還表示,《長津湖》的持續熱映,説明瞭優秀的主旋律影視作品依然擁有廣闊的市場。“《長津湖》的熱映,還提升了觀眾對《狙擊手》《鐵道英雄》等主旋律影片的期待。隨著這些主旋律影視作品的陸續上映,中國電影市場必會再創佳績。”
現象二:“腰部影片”缺乏
“國慶檔”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想看《五個撲水的少年》,但這排片時間的確太尷尬了。”7日下午的越界影城沙坪壩店內,看著影片《五個撲水的少年》寥寥無幾的排片,原本打算觀影的市民劉靜不得不選擇了放棄。
與劉靜類似,不少市民都表示,自己完整打卡國慶檔電影的計劃之所以失敗,也和影院的排片密不可分。“除了《長津湖》與《我和我的父輩》外,其他影片的排片時間實在太尷尬了。”市民陶薇説。
這些市民的遭遇折射出本次國慶檔電影的另一個特點,即除了《長津湖》與《我和我的父輩》外,受限于排片等多種因素,其餘6部國慶檔期間上映的影片票房甚至未能突破億元大關,《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的票房剛剛突破4500萬元,影片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往年的國慶檔,除了有主旋律和動畫片外,一般都會有幾部奇幻、喜劇類影片,滿足市民不同的觀影需求。”本土編劇張馳説,今年的國慶檔,雖然擁有《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這兩部頭部影片,但由於這兩部“頭部大片”關注度太高、明星太多、片長太長(分別為176分鐘和156分鐘),客觀上對其他影片的宣發和排片造成不小壓力,進而造成了《十年一品溫如言》《鐵道英雄》等“腰部影片”相繼撤檔,進而拉大了國慶檔影片之間的“貧富差距”。
現象三:市民熱情依舊
重慶再度躋身全國城市票房前十
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了解到,截至7日下午7時,重慶地區的電影票房總額已突破億元大關。如果不出意外,重慶將繼今年“春節檔”後,再度躋身全國城市票房前十。除了給力的票房成績外,今年的國慶檔也有諸多重慶元素。其中,《長津湖》由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由王菲演唱的《我和我的父輩》推廣曲《如願》的MV中也出現了重慶兩江交匯的鏡頭。同時,另一部重慶本土電影《王良軍長》也在國慶假期期間受到影迷追捧。
“這些成績的背後,體現出重慶電影産業的蓬勃發展。”重慶市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重慶的城市院線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重慶目前擁有經常性營業影院271家、銀幕1883塊,銀幕覆蓋率為1.7萬人一塊,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這為重慶電影票房的穩定提升奠定了基礎。
該負責人還表示,隨著電影扶垚計劃的出臺,以重慶電影集團為代表的重慶本土電影公司積極選擇“走出去”,通過與博納、恒業等頭部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提升自身的製作發行水準。“例如,重慶電影集團通過參與《長津湖》的發行,就積累了豐富的發行經驗,從而為今後製作發行《開山》等重慶本土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重慶本土導演臧連榮説。
“不過,重慶影視工作者也要清楚地意識到,受限于資金等多種因素,重慶與北京、上海等地還有較大的差距。”張馳説,未來重慶除了要鼓勵本土影視企業加大與博納等頭部企業的合作,更多地參與到頭部影片的製作、出品外,還可通過成立影視專項扶持基金,對影視作品的策劃、創作和生産給予支持,進而實現從參投跟投、借船出海到主投主控、創作製作、宣傳發行全産業鏈齊頭並進地跨越式發展。(重慶日報記者 黃琪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