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鏈”出工業高品質發展新氣象
2021-10-14 09:17:28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建鏈延鏈補鏈強鏈 促進産業鏈協同發展 重慶“鏈”出工業高品質發展新氣象

  10月4日,國慶長假第四天,長城汽車永川基地就提前復工。這裡是國內生産規模最大的皮卡生産基地。

  長城汽車永川基地作為汽車産業鏈“龍頭”,還為永川帶來了發動機、物流配送等一大批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了汽摩産業“抱團紮根”發展格局。

  長城汽車永川基地産銷兩旺,背後是重慶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一套“打法”——促進産業鏈協同協作,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壯大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舞動“龍頭”激活全産業鏈

  位於兩江新區的京東方,高潔凈度的車間里正生産大家熟悉的顯示屏。憑藉這樣一張“屏”,京東方給重慶帶來了全新的千億級産業集群。

  通過龍頭企業的牽引和帶動,一個區域內催生出産業聚集帶,從而形成産業集群。如筆電産業。重慶通過引入惠普這一“龍頭”,實現了筆電産業的從無到有。為壯大全産業鏈,重慶還引入宏碁、華碩等行業巨頭。目前重慶僅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就有近700家。

  重慶近年崛起的多個新興産業中,都出現了龍頭企業身影,如風電産業,有全行業龍頭企業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帶動全市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風電産業鏈。

  目前,重慶已梳理出33條重點産業鏈,理清了産業鏈上下游關係,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産品圖譜和企業圖譜。接下來,重慶還將圍繞“十四五”時期全市“6+5”現代産業體系總體佈局,推動産業鏈補鏈、延鏈、強鏈和産業基礎能力提升,保障供應鏈穩定,增強經濟發展穩定性。

  讓“小巨人”迸發“大能量”

  由重慶桴之科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目77G毫米波雷達”汽車用感測器,一投放市場就受到青睞。憑此,該企業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

  像桴之科這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年在重慶不斷涌現。

  前不久,工信部公佈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53家渝企上榜。截至目前,全市有1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59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是産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在細分領域有著標杆示範作用。”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處長劉群生表示,雖然這些企業體量不大,但憑藉有效的創新力度、較高的科技含量和品質靠譜的研發産品,在細分領域獨當一面。

  今年初,財政部、工信部聯合發文,“十四五”將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帶動約1萬家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

  今年來,全市啟動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庫培育行動,出臺《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實施細則》《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品牌推廣計劃》等配套政策。

  市經信委副主任楊正華表示,接下來,全市將把培優中小企業與做強産業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主城都市區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建設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引領地和增長極,是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頭戲”。

  楊正華表示,為加大主城都市區製造業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推進力度,重慶將採取一攬子措施,包括:提升産業能級,引導主城都市區各園區專注于2-3個細分領域建立特色産業鏈;實施企業研發機構倍增計劃,加快佈局技術創新中心、産業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平臺,增加創新主體數量;深化大數據智慧化賦能,壯大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規模,促進更多中小企業“上雲、用數、賦智”等。

  目前,重慶通過深化産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重點加強成渝地區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協作。在今年5月,川渝兩地已提出強化兩地産業鏈供應鏈高效協同,共建産業集群。

  接下來,重慶將持續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完善創新鏈、拓展價值鏈,推動産業發展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邁進,讓高品質發展路子越走越寬廣。(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