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攜手將把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為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
2021-11-10 09:22:29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講好巴蜀故事 讓巴山蜀水走向世界 川渝攜手將把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為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

  關起巫山峽,巴蜀是一家。川渝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勢在必為,大有可為。1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文化旅遊委獲悉,川渝兩地將攜手把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成為萬億級大市場,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傳播力和競爭力的跨區域國家級特色文化旅遊産業帶。

  走廊核心區涉及川渝42個市區(縣)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遊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巴蜀故事,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

  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川渝兩地將以巴蜀文化為靈魂,以旅遊活動為載體,勠力將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傳播力和競爭力的跨區域國家級特色文化旅遊産業帶。

  具體而言,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將分為三個區,即核心區、拓展區與輻射區。其中,核心區的範圍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範圍一致,涉及重慶市27個區(縣)和四川省15個市,總面積達8.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00萬,地區總産值6.3萬億。

  拓展區為川渝地區未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覆蓋範圍的所有其他市區縣。輻射區為湖北、湖南、貴州、雲南、陜西、甘肅、青海各省(區)與川渝接壤的地區。

  建設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初步形成,川渝兩地旅遊産業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做出顯著貢獻,包括巴蜀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和活化,巴蜀文化內涵得到深度挖掘,巴蜀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揚,實現文化旅遊綜合性總收入突破1.5萬億元;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初步建成為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旅遊産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文化旅遊整體形象深入人心,實現文化旅遊綜合性總收入突破5萬億元。

  簽訂文化旅遊戰略合作協議52份

  事實上,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川渝就已奏響了共建共享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的序曲。

  “目前,我們的建設已取得一些成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合作機制建立起來了,二是重大項目在打造了,三是線上線下活動也辦起來了。”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

  在合作機制上,從去年4月開始,川渝兩地已召開多次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聯席會,簽訂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物保護利用戰略合作協議》,並形成了《關於加快推進川渝文旅融合發展協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該《措施》重點圍繞8個方面,形成了30項具體政策措施,包括抓好頂層設計、健全合作機制、培育文旅品牌、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等。

  在重大項目上,川渝兩地圍繞“支持重慶、成都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工作任務,簽訂了各層級文化旅遊戰略合作協議52份,發起成立了文化旅遊合作聯盟11個,共同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重點工作65項,目前已完成35項、持續推進20項。

  在線上線下活動上,去年11月,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開幕式在成都舉行,一週後移師重慶舉行閉幕式。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川渝首次聯合舉辦的國家級文旅活動。

  創新機制多措並舉建好走廊

  “對我們來説,走廊建設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機遇大家有目共睹,困難或挑戰也要重視。比如,跨行政區域協調具有複雜性,以涪江為例,其途經四川平武、江油、三台、遂寧之後流入重慶潼南,最後在合川與嘉陵江匯合,若要在涪江沿線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就涉及途經行政區域在規劃、建設、監管等方面的步調一致,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打破行政邊界的經濟發展機制。

  “針對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面臨的挑戰,我們接下來將進一步創新合作機制,多措並舉奏響新時代的大合唱,努力把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成為世界文旅高地。”該負責人表示。

  具體涵蓋:堅持規劃引領,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編制出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對標國家規劃,分別編制重慶市、四川省實施方案。

  實施7個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如規劃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實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四川段、重慶段的建設;推進重慶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長江音樂廳、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天府文化旅遊中心)、四川博物院新館、巴文化遺址博物館、江口沉銀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等文旅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完善公共服務,啟動巴蜀文化旅遊公共服務高品質融合發展示範區項目,如啟動成渝地區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工程,計劃分三年時間打通川渝地區86家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網絡,讓兩地公共圖書館成為川渝兩地億萬市民的“城市書房”。

  深入推進川渝城市群無障礙旅遊合作,聯袂打造“智遊天府”和“惠遊重慶”公共服務平臺,以移動終端(手機)為載體,通過App、小程式、微信公眾號,為公眾提供旅遊、文化、公共服務三大類共16項服務。

  持續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區域文化活動品牌,共同舉辦第五屆川劇節、成渝地區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及産品採購大會等大型節會活動。雙方重點包裝巴蜀古遺址文化探秘線路、長江上游黃金水道生態旅遊線路、石窟石刻藝術世界遺産線路、巴蜀古道文化旅遊線路、巴蜀非遺旅遊線路、成渝古道文化旅遊線路、大嘉陵江山水人文旅遊線路、長征主題紅色旅遊線路等旅遊線路等。(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