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黨建引領 描繪基層治理“幸福底色”
2021-12-17 18:39:24來源:人民網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轉載】綦江:黨建引領 描繪基層治理“幸福底色”

通惠街道新街子社區的“紅色管家”隊伍。綦江區委組織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17日電  今年來,綦江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單兵作戰”到“組團總攻”

  “每天進出小區都得爬80步臺階,一趟下來滿頭大汗,這個問題大家反映幾年了都解決不了,還想動員我們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2018年底的一次上門走訪中,元方新城B區居民開門後的一頓批評,讓新街子社區黨委書記張鵬羞愧不已。

  原來,受地形影響,元方新城B區樓群建在陡坡上,居民進出必須得經過80步臺階。年輕人提重物走一趟都要微喘出汗,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走一趟更要花上十多分鐘。而元方新城小區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2400余名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超過了三分之一。

  “我們知曉群眾的這一難題,可加裝一台電梯需要幾十萬元,這麼大一筆錢很難湊齊。”張鵬為難地説。寒來暑往,這“80步臺階”之困不僅成了居民們的心病,更成了橫亙在基層幹部和群眾之間的心墻。

  去年5月,綦江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肖敏被選派到新街子社區擔任“第一書記”。肖敏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社區治理紓困清單”,其中就包括“80步臺階”之困。

  肖敏帶領社區幹部多次現場辦公,組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通惠街道以及轄區內的企業共同研究解決方案。經過反復協商,該社區建立了“2+2+N”紅色物業聯盟機制,即街道黨工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聯合統籌,社區黨組織和物業企業共同牽頭,駐社區部門、物業黨支部、黨員志願者等多元主體按需參與的辦事機制。

  在轄區內單位、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紅色物業聯盟的推動下,電梯加裝資金終於有了著落。今年5月,元方新城B區居民盼了9年的電梯終於順利安裝完成。

  從“粗放管理”到“精細治理”

  重冶社區是綦江區的老舊社區,社區內的居民樓房大多建於20世紀80年代,且呈放射狀分佈。社區內出入口多,基礎設施陳舊,治安案件時有發生。曾經粗放的管理方式遺留下一系列基層治理難題。

  今年6月,新上任的重冶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王葦和社區幹部們組織社區居民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院壩會,議題就一個:如何讓老廠區煥發新生機?

  “這些廠房都是我們年輕時的回憶,不要拆,要想辦法利用起來。”“我們這棟樓的燈壞了十幾年了,什麼時候修好?”“小區裏的路一下雨就變得很泥濘,什麼時候硬化?”

  院壩會讓居民打開了話匣子,也讓千頭萬緒的社區治理工作邁出了第一步。王葦堅定地説:“大家放心,我們一件一件抓緊解決落實。”重冶社區有2000多戶居民,為了確保問題“應收盡收、應改盡改”,重冶社區在精細化治理上大膽創新。

  “我們將黨建網格和社區網格並軌運行,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王葦介紹,社區網格員上門收集群眾的建議和意見,社區搭建黨建引領調解糾紛平臺,按照“小事快解決、大事協調解決、難事跟蹤解決”的原則,及時解決群眾困難,將矛盾化解在一線。

  針對重冶社區“老舊”這一癥結,社區幹部開出了新“處方”:用智慧化的新手段解決治理老問題,在社區30余處重點區域安裝監控,24小時守護居民生命財産安全;在公共服務大廳增設政務服務一體機,方便居民辦事;用好區級“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管理系統”,30多名黨員隨時在線接單,為居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如今,破舊平房變身繪滿塗鴉的拍照“打卡”地,廢棄廠房成了影視拍攝基地,人來人往、鳥語花香,重冶社區重煥新生。

  從“小家之困”到“大家之福”

  2020年6月22日,綦江區遭遇了本地自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災。洪水來勢洶洶,綦江區古南街道文昌宮社區黨委書記龔相朝至今還記得那驚險的場景。

  針對社區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暴露出的人手緊缺、物資短缺、經驗欠缺等問題,綦江區創新建立區級部門與街道社區聯動應急處突長效機制,要求面對重大突發事件、面臨緊急處突任務時,38名社區“第一書記”要“不等吹哨、主動報到,不等動員、主動靠前,不等調度、主動服務”,確保社區具備可靠的人財物保障。

  2021年7月6日,洪峰再次來襲。

  不等社區“第一書記”召集,接到防汛消息後,文昌宮社區黨員幹部、小組長、網格員、應急民兵第一時間衝上一線,敲著銅鑼、背上喇叭、打著手電筒,挨家挨戶通知居民撤離;綦江區多個部門的黨員幹部也主動靠前服務,勸導挪車、幫忙搬運,無數“紅馬甲”閃耀在抗洪一線。

  災情之下,綦江區各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勇當先鋒、主動作為,築起一道道堅固的“堤壩”。

  綦江區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禦水準明顯提升,在解決“小家之困”的同時更保障了“大家之福”。(劉政寧、盧林菓、金玉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