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行河長制5週年成績單
■1個“全國首創”
2020年,川渝在全國首創成立了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負責研究解決跨兩省市區域、流域、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
■3個“全國率先”
在全國率先推行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雙總河長”制,即由市、區縣、街鎮三級黨政“一把手”同時擔任“雙總河長”,齊抓共管河長制工作。
在全國率先頒布河長制地方法規《重慶市河長制條例》,將河長制實施納入法治化軌道。
在全國率先建立河長民主生活會述職制度,嚴格落實河長責任追究制度,因河長制工作履職不到位受到約談、通報、問責的累計1000余人次。
■5個100%
2020年全市42個“十三五”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到100%。市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比例、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比例、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均達到100%。
資料來源:重慶日報記者龍丹梅整理
冬日的重慶,來自西伯利亞的候鳥紅嘴鷗頻頻光臨。它們在兩江交匯的朝天門水域翻飛嬉戲,在長江萬州港翩翩起舞,在合川嘉陵江上展翅飛翔,在潼南涪江江面跳起“空中芭蕾”……
近年來,棲息越冬的候鳥成為山城獨特的風景。這和重慶水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息息相關。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宣告“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河長制在重慶全面推行。
重慶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肩負著維護長江上游地區河庫健康的重大使命。五年來,重慶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創新管河、護河、治河舉措,加快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慶河長制工作正從“有名有責”向“有能有效”轉變。
守水有責
1.75萬名河長上任
12月24日,豐都縣三合街道龍河段,兩岸青山巍峨、草木茂盛,河水碧波如洗,清澈見底。豐都縣三合街道總河長、龍河三合段河長陳明武正沿著河岸巡河。
陳明武守護的龍河,是長江一級支流。過去,沿河分佈著養殖場、建材廠,還因流域內密布的小水電站出現過河道斷流。這些問題,涉及多個部門,職責交叉、條塊分割,形成了監管缺位和空白,“九龍治水”管不好一條河。推行河長制以來,龍河豐都段關停養殖場,拆除污染企業,搬遷工礦企業,整改小水電站,沿岸還種下了2萬多棵喬木……
河長制,是解決“九龍治水”的“金鑰匙”。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在全國率先建立三級“雙總河長”架構,即由市、區縣、街鎮三級黨政“一把手”同時擔任“雙總河長”,建立了市、區縣、街鎮、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全市共分級分段設置河長共1.75萬餘名,實現全市5300余條河流、3000余座水庫“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覆蓋。
四級河長抓治河,上下貫通的責任體系形成,巡河護河成為常態。
河長干什麼,怎麼幹,幹不好怎麼辦?為壓實河長責任,重慶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河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頒布河長制地方法規《重慶市河長制條例》,並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區縣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考核及市級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內容。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河長通過明查暗訪、跨界聯合、智慧巡查等方式開展巡河288萬餘人次,統籌協調解決河流管理保護問題達5.8萬餘個。
以河長制為統攬,豐都縣在龍河實施了污染治理、生態修復、防洪安全、珍稀動物保護、人水和諧以及信息化等六大工程。2020年底,龍河(豐都段)作為重慶的唯一代表,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示範河湖。“這樣大規模、涉及多部門聯動的系統治理工程能如此快速、穩步推進,要得益於河長制的實施。”陳明武感嘆。
如何集全社會之力,解決河庫存在的突出問題?從2019年起,重慶連續3年發佈3道市級總河長令,在全市開展了污水“三排”(偷排、直排、亂排)、河流“三亂”(污水亂排、岸線亂佔、河道亂建)、提升“三率”(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率和處理達標率)3大專項行動,從聚焦水裏,轉變為水岸同治、標本兼治。
各級各部門“聞令而動”,全覆蓋排查20余萬個點位,發現問題8500余個。同時,分類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常態化督導問題整改,推動問題整改8161個、整改率達到96%。江津區長衝漁場養殖污染、渝中區菜園壩沿江亂搭亂建、江北區“鑫緣至尊”和巴南區“巴濱一號”侵佔河道等一批“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河道亂佔亂建現象被全面遏制,長江幹流規模性非法採砂基本絕跡。
“攜手”治水
川渝聯合治河獲評“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
12月24日,潼南區崇龕鎮姚市河,一艘清漂船從上游四川省遂寧市大安鄉方向緩緩駛來。
這艘清漂船屬於崇龕鎮,現在卻長期在上游大安鄉作業。兩地河長説,“川渝是一家,上游水質好了,下游自然差不了。”
水無常勢,動而不居。行政區劃有界,河水卻無界。崇龕鎮位於川渝交界處,轄區內瓊江、龍臺河(瓊江支流)、姚市河(瓊江支流)都發源於四川,上下游、左右岸共享一方碧水,需要齊抓共管,“跨界”合作。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崇龕鎮便和上游大安鄉、姚市鎮建起了跨界治水“朋友圈”。到2020年,上下游涉及的川渝9個鄉鎮相繼加入這個“朋友圈”,上下游合力,3條河流水質持續好轉。
崇龕鎮所在的潼南區地處川渝交界,跨界河流眾多。近年來,潼南區、銅梁區與四川省遂寧市、資陽市所在的瓊江流域,建立了生態環保及河長制管理協調機制,協同推進跨境小流域治理、水資源共同保護開發、流域統籌規劃治理,並探索資源開發利用。雙方還啟動了跨界河流瓊江全國示範河湖建設,共同編制印發《瓊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瓊江流域“一體化”治理,打造跨界河流治理全國樣板。
重慶市水利局局長、市河長辦常務副主任張學鋒介紹,四川、重慶共處長江上游,境內跨界河流有長江幹流及嘉陵江、渠江、涪江等重要長江支流,肩負著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歷史使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重慶與四川簽訂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合作備忘錄》、《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發佈了《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護聯合宣言》,協同立法加強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同時,聯合召開河長制工作聯席會議,建立了跨省界流域橫向生態補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流域河長定期聯席會商等聯合機制。
2020年,川渝在全國首創成立了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負責研究解決跨兩省市區域、流域、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攜手”治水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瓊江省級河長開展聯合巡河,推動兩地各級務實合作,簽署合作協議94個。其中,重慶大足與四川安岳簽訂《河庫警長制領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河道警長共享信息、聯合巡查;重慶合川與四川武勝兩地7個鄉鎮簽訂協議,共同投資超3億元實施南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南溪河水質改善並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
川渝50條重要跨界河流所在的市、區縣,共同編制、聯動實施“一河一策”,共同謀劃繪製跨界河流水系圖,聯合開展整治污水“三排”、河道“清四亂”專項行動,共整改河湖管理保護突出問題511個,聯合實施銅缽河流域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項目57個。
通過一系列措施,川渝“攜手”治水成效凸顯:今年以來,重慶進入四川河流的9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3個川渝共考國控斷面水質保持為Ⅲ類。
川渝打造跨省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典範還獲評“全國2020年基層治水十大經驗”。
全民治水
“河長+”的朋友圈變大了
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河流管理保護,是中央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明確要求。近年來,我市積極構建“河長+”多元化社會各界參與機制,暢通管河、護河、治河渠道,延伸河長監管觸角,讓河流管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推動從“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的轉變。
“河長+民間河長”,推動河流監管向“最後一公里”延伸。
12月24日,武隆區平橋鎮,水流潺潺的烏楊溪從熱鬧的場鎮穿過。護河員陳小斌帶著塑膠袋、垃圾鉗在河岸邊清理垃圾。2.5公里的烏楊溪平橋鎮河段被分成了約20段,由20名護河員包片包乾認領,他們的職責是確保河段水清、無垃圾,如果發現不能解決的問題,立刻上報。在合川區三廟鎮戴花村三廟河,從2017年就“上任”的民間河長何波已守護三廟河近5年,還帶出了一批護河員。作為“企業河長”,墊江縣興禹水利水電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譚軍組建了“興禹清漂隊”,配備18艘清漂船,每週巡河2到3次,守護著龍溪河六劍灘河段……張學鋒介紹,目前我市已落實河道保潔員、巡河員、護河員1.5萬餘人,日常保潔5700余條(段)河流。此外,2.3萬餘名“河小青”青年志願者、“巾幗河長”等民間河長隊伍不斷擴大,豐富了河湖管護責任體系。
“河長+檢察長”,不但進一步織密了長江生態檢察保護“制度網”,也及時向破壞水生態的違法行為亮劍。
今年4月,城口縣檢察院派駐該縣河長辦長江生態檢察官朱光巡河時發現,修齊鎮將大量砂石堆碼在任河河床上,導致河道變窄。朱光聯繫縣河長辦進行現場勘測,發現修齊鎮違法堆碼砂石共19處,佔用林地、土地、河道面積2萬餘平方米,對汛期行洪造成重大安全隱患。縣檢察院成立辦案組,立案調查。城口縣檢察院聯合相關部門,組織召開了9次協商會,開展12次實地勘察,並對3處整改難度大的違法砂場進行重點監督,啟動民事公益訴訟線索調查程式及行政公益訴訟程式,促使問題得到徹底整改。經測算,修齊鎮片區共清理砂石4萬餘立方米,恢復河岸耕地十余畝,恢復河岸林地8畝,補植樹苗2000余株,恢復治理河道面積900余平方米。
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梁田介紹,今年3月1日,市檢察院與市河長辦全面建立“河長+檢察長”機制,進一步織密了長江生態檢察保護“制度網”。由市檢察院在市河長辦設立派駐檢察聯絡室,全市37個基層檢察院在同級河長辦設立派駐檢察聯絡室,各級檢察機關與河長辦開展聯合巡查164次,發現案件線索114條,立案96件。此外,圍繞3個市級總河長令的工作部署,我市檢察機關先後開展污水“三排”、河流“三亂”、提升“三率”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全市立涉水公益訴訟案1975件,督促保護水域6377畝,清理河道452公里,有效保護了水生態環境。
此外,我市還建立“河長+警長”,“河長+代表委員”等機制,使“河長+”體系不斷拓展。500余名各級人大代表擔任河流督導長、監督員,協助河長巡河履職。各級政協委員開展明查暗訪監督性調研視察活動,發現並移交問題線索1320個,提出加大河流綜合整治力度等意見建議1400余條。針對水域亂採、亂排、亂倒等違法行為,我市設立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河庫警長1000余名,重拳打擊水域亂採、亂排、亂捕等違法行為,立案偵查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6260起,辦理非法捕撈刑事案件3899起。
2020年底,重慶市42個“十三五”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到100%,較2016年提升11.9%。市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比例、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比例、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均達到100%。
今年1—11月,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Ⅱ類,74個“十四五”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6%,高於國家考核目標。
數讀河長制>>>
1.75萬名
全市分級分段1.75萬餘名,實現“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覆蓋
288萬人次
全市各級河長通過明查暗訪、跨界聯合、智慧巡查等方式開展巡河288萬餘人次,統籌協調解決河流管理保護問題5.8萬餘個
153公里
清理長江幹流岸線違法違規利用整治項目460個,整治河道“清四亂”問題1500余個,整治非法碼頭173座,取締、拆解餐飲船舶138艘,累計騰退收回、規範整改岸線153公里
1億尾
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增殖放流魚類種苗近1億尾
54.5%
推進長江、嘉陵江、烏江等流域國土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營造林2993萬畝,退耕還林375萬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935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5%
100%
今年以來,重慶進入四川河流的9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3個川渝共考國控斷面水質保持為Ⅲ類
3270公里
全市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長度較2016年提升3270公里
資料來源:重慶日報首席記者龍丹梅整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