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慶市“最美渝警楷模”記者見面會舉行
2022-01-28 16:20: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1月26日,重慶市委宣傳部和重慶市公安局聯合舉辦了2022年重慶市“最美渝警楷模”記者見面會。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科技信息化科副科長余行江、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刑偵支隊探長王亮、重慶市公安局大渡口區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文越嶺、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法制支隊副支隊長王錕、重慶市公安局南岸區分局海棠溪派出所民警閆麗娜參加見面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原創】2022年重慶市“最美渝警楷模”記者見面會舉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128113901

記者見面會現場 攝影 肖紅光

  “科技警花”余行江:用“智慧警務”服務百姓民生

  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科技信息化科副科長余行江自2009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警務大數據的建設應用以及公安基礎通信信息網絡的管理和運維工作。在職期間,余行江積極投身警務科技改革,努力助推公安主業和服務民生提檔升級。2021年,為解決高空拋物這個難題,余行江牽頭主創“瞭望者”高空拋物智慧預警監測系統,實現對高空拋物實時抓拍、軌跡溯源、監測預警、事件推送等功能;為守護校園安全,余行江運用大數據、視頻雲、物聯感知技術,創建校園安全智慧管控系統“護校貼心幫”。此外,她還參與創建了“復工復産企業人員信息自主申報平臺”,幫助政府和企業高效完成返崗人員篩查。

  “反詐尖兵”王亮:“工匠精神”綻放無悔青春

  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刑偵支隊探長王亮于2011年開始從事反詐工作。他先後主導和參與打掉各類詐騙團夥120余個,其中百人以上團夥3個,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1100余人,追贓1500余萬元。近年來,王亮參與梳理制訂了渝北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宣、防、打、追”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流程標準,他是渝北區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偵查打擊隊伍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同時也是渝北公安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培訓教官。

  維和警察文越嶺:維護和平 播撒希望

  重慶市公安局大渡口區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隊的副支隊長文越嶺是一名維和警察,他分別於2011年、2019年赴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在第一次維和期間,文越嶺擔任了婦女兒童弱勢群體保護官、社區警務顧問、後勤保障協調官、警務培訓協調官等多項職務,累計培訓當地警員輔警1500余人次,為中國駐外機構和企業提供治安信息100余條,為聯合國和當地警方提供300余條工作建議和意見。2019年,文越嶺再赴南蘇丹時,他主動申請延期回國,擔任南蘇丹瓦屋地區維和警察分部新冠疫情防控責任人,積極推廣中國抗疫經驗,並協助撰寫《瓦屋地區新冠防範指南》,確保任務區無一維和警察感染。兩次維和經歷,讓文越嶺收穫了兩枚聯合國“和平勳章”。

  公安法制民警王錕:“辦案説法”的幕後英雄

  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法制支隊民警王錕于2012年進入公安法制戰線。工作後,他利用休息時間繼續進修,取得了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同時成為西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至今,王錕已經和法律條文打了20多年交道。王錕説,對他而言,法律不僅是知識的補給,更是執法的工具。作為法制民警,案件事實是否查清、案件的定性是否準確、案件證據是否充分、法律適用是否準確,都是他們要掌握的範疇,以此才能保證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準確性、合法性和適當性。

  社區民警閆麗娜:把平凡做到極致 便是不平凡

  重慶市公安局南岸區分局海棠溪派出所民警閆麗娜自2012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一直在煙雨堡社區擔任社區民警,成為了轄區群眾的“貼心人”。為了讓全民反詐深入轄區,閆麗娜先後在轄區居民中建立了20多個QQ群和微信群,通過在群裏面發佈常見的詐騙案例,讓轄區居民敲響警鐘。同時,她還用自己的頭像製作了反詐表情包,發佈在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裏。經過她的努力,轄區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2021年,閆麗娜所負責的轄區電信詐騙發案下降了75%。(供稿 重慶市公安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