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渝北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以創新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
2022年初,渝北區委、區政府啟動今年“一號工程”——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一號工程”如何實施?渝北區相關負責人説,通過創新讓企業和投資者舒心、開心和放心。
“三即”創新 讓投資者舒心
簽約即供地、交地即交證、拿證即開工,渝北在營商環境“升級版”的工作措施中,明確提出了“三即”的創新要求。
“以前走完全流程至少6個月,現在交地的同時就拿到了《不動産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3個關鍵證書。”落戶渝北的中科智遠(重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柏宏有點喜出望外。
同樣落戶渝北的東方嘉盛“一帶一路”供應鏈協同平臺,是一個總投資10億元,年營業收入可實現100億元的項目。為幫助項目儘快開工,渝北區住建委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施工圖審查等問題,1個工作日就辦好“拿證即開工”的相關手續,使項目提前了兩個月的工期。今年3月30日,項目動工興建,這是渝北首個“拿證即開工”的項目。
政策服務創新 讓企業省心
5月9日,重慶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證券法務部副部長郭厚萍在渝北區“惠企通”平臺完成註冊後,在平臺上找到了公司可享受的政策紅利,準備向相關部門申報。
“把各類惠企政策及時有效地落到企業頭上,是營商環境‘升級版’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渝北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惠企通”服務平臺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今年初,渝北區發展改革委將23個區級部門出臺的119項惠企政策進行梳理後,集中到其開發的“惠企通”平臺上,同時把優化精簡後的項目申報、項目評審等環節也移到“雲”上,使企業實現無紙申報,且申報進度可查、結果進行公示,使政策兌現公正透明。
4月7日,渝北啟動為期3個月的穩企惠企集中攻堅行動暨大走訪活動,由渝北區委書記、區長帶頭,全體區級領導和部門領導帶隊深入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目前,全區已走訪民營企業760家,收集到企業訴求和問題673件,已辦結539件。
監督前移創新 讓企業放心
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渝北創新監督前移。
渝北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建立了“514”的“敲門問診”機制,即通過“碼上”監督平臺,選取500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由主要領導帶隊,深入100家企業實地走訪;分類召開工業、農業、服務業、建築及房地産業等4個行業的重點企業座談會。
通過面對面“問診”,收集企業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480余條。隨後,區裏及時出臺《渝北區優化營商環境“十不準”》,同時,在全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領域、財政補貼資金、燃氣行業三個專項整治。(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