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2022-06-07 09:58:47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深入推動創新發展 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我市將深入推動創新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當前我市推進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情況如何?下一步將如何深入推動創新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讓科技創新“關鍵變數”成為重慶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6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市級部門、部分區縣和科研院所代表。

  增強重慶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

  “近年來,我市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大力集聚高水準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取得了積極成效。”市科技局科技創新中心發展處處長周艷介紹,通過實施《重慶市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2019—2022年)》,我市已累計引進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等105家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科學家團隊來渝開展合作,建設本地研發機構65家,集聚高層次人才團隊4417人,其中包括院士團隊15個、國家級人才153名。

  目前,這些研發機構已開展研究項目536項,開展産業化項目271項,孵化企業220家。2021年度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經費)投入超10億元。

  周艷表示,為進一步增強重慶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接下來,市科技局還將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在推動戰略科技力量佈局方面,立足重慶優勢,爭取在渝建設國家實驗室及其基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科教基礎設施。

  在引進科技創新資源方面,繼續針對性引進一批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扶優做強一批落地快、發展好、潛力大的“標杆”機構,推動智慧製造、積體電路、生命健康等“補鏈”“強鏈”。

  在推動引進資源融合本地發展方面,建立健全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融入本地發展的平臺和渠道,常態化、精準化開展供需對接、成果轉化、金融服務等活動,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

  “作為市屬科研院所,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四智兩大兩院’建設,更加積極地融入科技創新主戰場,提升科技創新對高品質發展的貢獻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規劃處(研究室)處長李政剛表示,“四智”就是以“易智網”為龍頭,以“重科智谷”為載體,提升“重科智庫”高端智庫産品,建成“智慧製造”高端研發平臺。“兩大”就是大數據研究院和科技服務大市場,要作為標杆企業進行培育。“兩院”就是鄉村振興研究院和重科檢測院,作為有潛力、標誌性的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構建“環重科院創新生態圈”,進一步提升重科院的創新影響力、服務精準性、社會貢獻度、市場佔有率、發展品質和效率。

  科産城協同發展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

  “當前,我們正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推動科産城協同發展,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鄧敏軍介紹,目前,西部(重慶)科學城核心區已簽約汽車軟體等校地院地合作項目36項,金鳳實驗室等高端科研平臺正在加快推進。

  他表示,圍繞加強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高水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下一步,他們將以謀劃工作路徑為切入點,深化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等科技體制改革,編制産業技術圖譜,厘清産業鏈技術發展現狀,提升創新工作戰鬥力。以打造創新平臺為牽引點,打造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做靚金鳳實驗室,支持名校名院名企培育新型研發機構,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力。以推進校地合作為著力點,完善校地協同創新機制,統籌推進校地合作項目,以大創谷為核心,構建“一核六園多點”發展格局,打造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提升經濟發展帶動力。以優化科技服務為支撐點,完善科技孵化及企業培育體系,加強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力。

  “璧山區通過打造多個科技創新母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院經濟’,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育苗’。”璧山區科技局副局長陳志強説,以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為例,成立兩年多來,該研究院已匯聚發明專利200余件,累計孵化落地高科技企業21家,獲得訂單超6億元。依託兩大龍頭企業形成“研究院+産業園+基金”的康佳模式和“總部基地+研究院+産業園”的比亞迪模式,同時加強孵化團隊建設,做實“揭榜挂帥”科研攻關機制,全面打通了“人才—項目—風險投資—專利申報—成果轉化—規模産業化—上市”全鏈條路徑。

  他表示,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西部(重慶)科學城等戰略機遇下,璧山區將以功能佈局創新、成果轉化創新、市場主體創新、要素供給創新的“四重奏”奏響産業發展最強音,傾力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製造業發展新引擎,加速構築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當好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市科協秘書長馮綱説,科協是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兼具群團組織和科技部門的“雙重屬性”,在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上大有可為。

  他介紹,去年5月以來,市科協牽頭實施了我市“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行動,聚焦科技工作者急難愁盼問題和制約創新創造的關鍵堵點,形成20條工作清單,拿出“硬招”“實招”,讓更多人在創新創造中奉獻價值、成就夢想。

  “當前,重慶正在加快推進全國地方科協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我們將進一步建立‘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長效機制,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當好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馮綱表示。

  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高地,市科協還將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人才、重創新的良好環境;認真落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科技人才工作的12條舉措,聚焦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四類人才”分類施策,為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科技人才提供科協服務,讓“近者悅、遠者來”成為重慶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的響亮品牌。

  “為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人才,我們將認真實施‘重科英才’計劃,設立2000萬元的人才引育基金,重點引育高層次人才200名以上,培育市級以上人才團隊10個左右,形成以戰略科技人才、一流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為主體的人才體系,建成全市科技創新與人才服務高地。”李政剛表示。(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冉羅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