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深入推動鄉村振興 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2022-06-10 09:30:56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深入推動鄉村振興 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深入推動鄉村振興,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重慶在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落實“五個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6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市級部門、部分區縣和基層幹部。

  建防返貧監測體系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至關重要。”市鄉村振興局信息管理處處長顏彥説,我市動態識別的190.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但仍有一些脫貧戶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一些邊緣戶面臨致貧風險,比如因生病、災害等意外事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

  為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重慶探索建立了“點上重點監測、線上專題監測、片上四級監測、面上大數據監測”立體防返貧監測體系,對出現返貧風險的群眾實施精準、及時預警監測。

  比如,“點上重點監測”方面,按照“不落一村、一戶、一人、一項”的要求,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嚴重困難戶開展全面排查,實施常態化監測、動態化管理,重點關注其收支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等。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脫貧區縣、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顏彥表示,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立體防貧返貧監測體系,保證數據、信息聯動,實時更新,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秀山縣稅務局派駐鐘靈鎮雲隘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陳夕才説,除建立防返貧監測機制外,要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大力發展特色産業,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

  結合雲隘村實際,工作隊因地制宜發展山銀花産業,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銷售平臺”模式,讓群眾獲得固定分紅。目前,雲隘村山銀花種植面積達3400余畝,成品花和種苗年銷售額達700余萬元,戶均增收近1.8萬元。接下來,雲隘村還將打造山銀花品牌,走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確保糧食安全

  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

  “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市農業農村委糧油處二級調研員安傳林説,目前我市“三夏”(即夏收、夏種、夏管)生産正常,春播進度總體順利。小春糧油作物已收穫完畢,今年作物種植面積達562.52萬畝,較上年增加4.77萬畝,總産量122.92萬噸,較上年增産1.86萬噸,種植面積和總産量實現雙增長,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

  針對今年旱澇交替和病蟲害偏重發生的不利形勢,我市始終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在深化落實糧食安全生産黨政同責基礎上,重點抓好穩定糧食生産、全面加強農業防災減災、突出病蟲害監測防控、推進“三夏”農機化生産、落實夏季糧油收購等五方面工作,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穩定在3012萬畝、1087萬噸。

  耕地是農業生産的重要物質基礎,為全力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南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南川區農業農村委主任尹付國表示,為扛穩糧食安全重要政治責任,南川認真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嚴禁亂佔耕地種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養魚等行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産,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産。為提升耕地綜合産能,大力實施“千年良田”工程、“七化”示範區建設,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為重點,今年將建成7萬畝高標準農田,宜機化改造2000畝,確保良田糧用。

  作為我市産糧大區,梁平區把提高糧食産量、提升重要農産品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梁平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羅紹岳説,通過實施提高糧食單産攻堅計劃,提升主要作物生産水準,實現“穩高産”“提中産”“帶低産”,結合糧油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提升耕種收機械化水準;提升效益方面,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培育高産高效、綠色優質等優良新品種;落實利農惠農強農政策,形成稻子、柚子、鴨子、竹子、豆子“五子”資源加工集群,延長産業鏈提升農産品附加值。

  “面子裏子”一起抓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這為我們打造美麗鄉村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市農業農村委人居環境和社會事業處處長劉明説。

  2018年以來,我市通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村莊環境基本實現了乾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逐漸發生變化,生活品質明顯提高。去年,我市又接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印發《重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乾淨整潔到美麗宜居、從全面推開到整體提升轉變。

  劉明表示,為高品質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當前我市正加緊制訂《重慶市鄉村建設五年行動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細化全市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努力繪就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近年來,北碚區柳蔭鎮以農為源、以旅為向、以藝為魂、以學為品、以治為本,深耕在地“柳”文化、“渠”文化,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新路。柳蔭鎮黨委書記何波介紹,以東升村為例,為把美麗田園變成“美麗經濟”,該村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形成了“又見柳蔭·奇彩東升”全域旅遊品牌,讓畫裏鄉村、夢裏鄉愁變成了現實。

  而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則以文化為魂,通過藝術賦能鄉村,成為全市文創助力鄉村振興的樣板村。豐文街道農服中心主任李強表示,三河村引入書畫、陶瓷等藝術家和非遺文化傳承人,打造了“三河村藝術家村落”,目前已簽約“縉泉燒”“鏡藍染”等20多項藝術、休閒配套産業。通過“集體經濟組織+藝術家+農戶+産業”模式,三河村閒置的農房和土地被盤活,通過文創賦能村民戶均增收3600元,三河村也成為了城裏人安放“鄉愁”的地方。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

  讓更多農民共享發展紅利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近年來,涪陵通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農村‘三變’改革等,不斷盤活農村閒置資産。”涪陵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余智勇表示,通過入股、聯合出資、盤活閒置宅基地和承包地4種方式,去年底,涪陵新發展農村“三變”股份合作社255個,組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779個,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萬餘元。

  為讓農村“沉睡”的資源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增收的渠道多起來,渝北區以“三變”改革為抓手,探索“三變+”新模式,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

  渝北區農村合作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渝北將以合股聯營為手段,實行現代股份制運營,引入社會資本,通過“三變”改革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多元化培育改革實施主體,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股份合作,打造一批農村“三變”改革合股聯營經營主體。同時,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把“三變”改革經營利潤通過規範分配,及時足額回流到集體經濟組織,讓全體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三變’改革激活了人、地、錢等資源要素,實現‘産業連體’‘股權連心’,對促進農民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市農業農村委政策改革處副處長劉勇俊説。截至目前,通過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全市盤活集體經營性資産13.4億元,撬動社會資本27億元,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佔比達99.8%,43%的村年經營收入超5萬元,基本消除村集體經濟“空殼村”。接下來,我市將在總結推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面向更多行政村推廣農村“三變”改革,讓更多農民享受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