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港航海事支隊嚴查船舶污染物排放 守護長江流域“藍天碧水”
2022-08-16 11:57: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明珠責編:李金秋

  近期,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港航海事支隊落實長江流域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堅持苦幹實幹、久久為功,開展對船舶污染物排放“零容忍”行動。

  2022年2月,港航海事支隊二大隊在嘉陵江犁子林碼頭開展船舶污染物排放專項檢查,採用示蹤劑監測法查處了“長*188”輪直接向水體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的違法行為,依法給予了“長*188”輪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7月,港航海事支隊二大隊開展船舶大氣污染監管執法,委託重慶市計量品質檢測研究院,按照《船用燃料油》(GB17411-2015)的要求對“渝**101”和“溫**2號”的船用燃油進行抽樣檢測。經檢測,兩艘船舶的燃油硫含量、閃點均符合國家標準。

  港航海事支隊提醒:嚴禁船舶直接向水體排放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達標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嚴禁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殘油、廢油,嚴禁超過標準向大氣排放船舶動力裝置運轉産生的廢氣,嚴禁在內河水域排放有毒液體物質的殘余物且含有此類物質的壓載水、洗艙水及其他混合物,嚴禁未按照規定配置或者拆除、擅自改裝排放控制裝置,違者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嚴厲查處。(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港航海事支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