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出政策、強行動、做服務…… 重慶多管齊下 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今年,我市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0.8萬人,同比上年增加6.6萬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穩就業重中之重。為此,我市各部門通過出政策、強行動、做服務、大數據賦能等方式,多管齊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五大計劃
——著力培養創新創業專業人才
8月初,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發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提出我市將實施能力提升、平臺提質、服務增效、項目扶持、成果轉化等“五大計劃”,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推動實現大學生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據了解,這“五大計劃”共涉及18個方面。其中,在能力提升方面,將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不低於2個學分、不少於32學時的創業基礎課程,其中實踐課時須達50%。選擇10所左右具有基礎條件的高校,開展本專科“3+1”“2+1”、研究生專業碩士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等不同層次類型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革試點,著力培養創新創業專業人才。
此外,全市每年培訓1萬名準備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大學生,並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選聘1000名技術技能專家、創業成功者、風險投資人等到高校兼職或挂職任職,承擔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擔任創業導師。培育高校創業導師1000名。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由高校和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2000人雙創導師庫。
行動攻堅
——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於去年水準
為幫扶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我市啟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該活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於去年水準。
此次行動以“服務攻堅促就業 築夢青春贏未來”為主題,主要服務對象為2022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35歲以下登記失業青年。
據介紹,為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我市建立了“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模式——通過大數據比對,直接篩選出符合政策享受條件的人員名單,主動給未就業畢業生兌現落實各項補貼,實現政策找人、應享盡享。
在舉辦招聘活動方面,我市在重慶就業網站開闢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區,增加招聘活動場次,實現網上招聘天天有。
同時,將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1萬個見習崗位、1萬個創業工位、5萬張職業培訓券。針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未就業畢業生,我市實行“一人一策”,開展多層次結對幫扶。
據統計,截至8月26日,全市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需求分類開展精準就業服務4.12萬人次,促進就業2.25萬人,其中困難畢業生就業1658人。
智慧助力
——引領全市就業工作高品質發展
為全面提升就業服務品質,我市探索實施的“一庫四聯盟”就業服務機制改革。據了解,“一庫”是指“人力資源信息庫”,而“四聯盟”則分別指就業服務聯盟、培訓聯盟、創業聯盟和人力資本聯盟。
“人力資源信息庫抓取人力資源信息數據錄入且分析,通過重點人群標識配合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與‘四聯盟’實現信息互通。”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人社部門已建立起集“大統籌、大數據、大平臺”為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通過數字思維、智慧賦能、科技助力,引領全市就業工作高品質發展。
據透露,目前,重慶已建立擁有2100多萬勞動力的人力資源信息庫,並分類建設專項信息庫,多維度、多層次進行數據統計,為開展就業形勢分析、政策研究制定、服務品質提升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同時,實時共享社保參保、就失業登記、就業政策辦理等內部信息,定期交換市場監管、公安、統計、教育、鄉村振興等外部門數據,實現人員信息自動更新。
此外,為促進“一庫”數據與“四聯盟”資源有效銜接,做到線上線下“齊頭並進”,我市通過發揮“重慶智慧就業”招聘、培訓、創業、政策經辦4大系統作用,推動“人找政策”“人找服務”向“政策找人”“服務找人”轉變。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市智慧推送崗位、培訓信息8.7萬條,受理政策經辦67.3萬人次。(重慶日報記者 黃喬 實習生 譚林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