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忠縣:四大特色産業集群基本形成 助力高品質發展
2022-09-07 15:53:14來源:人民網編輯:胡明珠責編:李金秋

  原標題:忠縣:四大特色産業集群基本形成 助力高品質發展

  近日,金沙河集團重慶項目建設傳來喜訊,14.3萬平方米的建築施工已進入尾聲,安裝設備調試完後,將於9月投入試生産。這個年加工100萬噸小麥的“巨無霸”,將成為忠縣資源加工特色産業集群的又一支主力軍。

  近幾年來,忠縣圍繞四大特色産業集群佈局,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壯大工業産業項目,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優勢産業集群化發展。目前,忠縣四大特色産業集群“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生物醫藥、智慧裝備、資源加工四大特色産業累計完成産值95.88億元,産業集中度明顯提升。

【轉載】重慶忠縣:四大特色産業集群基本形成 助力高品質發展

工業園區一角。余鴻攝

  壯大産業集群 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新能源集群産業突飛猛進。目前,年産10萬噸高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可望今年10月投産,預計特瑞鋰電今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約5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特瑞與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研發製造公司--寧德時代簽下大訂單:2023年交付1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預計明年特瑞鋰電可實現營業收入約160億元。

  除了特瑞鋰電外,忠縣還有13家企業涉足鋰電産業。隨著規模逐漸擴大,忠縣形成了電池、電芯、外殼隔膜、正極材料等鋰電全産業鏈,忠縣鋰電産品在國內市場聲名遠播。此外,忠潤能源一期日處理60萬立方米頁巖氣液化生産線已于2021年9月建成投産,項目全面投産後,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以鋰電、頁巖氣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集群,可望成為忠縣首個超百億級特色産業集群。

  生物醫藥集群産業蓬勃發展。近年來,以天地藥業等企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忠縣成為全市可以承接化學原料藥轉移的4個區縣之一。天地藥業入選市級“雙百企業”,該公司部分産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佔據第一。巨琪諾美制藥生産的“丹益片”被列為重慶市重大新産品。2020年,又一重大醫藥項目--新興際華投資30億元的西部(忠縣)醫藥産業基地落戶工業園區,目前廠房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部分設備也已安裝到位,有望今年底投入生産。

  智慧裝備集群産業異軍突起。2018年12月18日,忠縣裝備製造産業園·年産5000台數控機床項目在工業園區開工。此項目由廣東省東莞市映寧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計劃總投資40億元,佔地約1000畝,目前已部分投産,主要生産中大型龍門、鏜床、光機等産品。同時,忠縣通過引進優勢企業實施並購重組,盤活了閒置資産,曾經暢銷國內外的忠州水輪機即將再次起航。

  資源加工産業集群持續發力。忠縣豐富的礦産、農産品資源,為資源加工産業提供了強力支撐。近十年來,忠縣圍繞精深加工做文章,著力提升産品附加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2018年,忠縣引進投資62億元的三一綠色智慧建築産業園項目,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産。在農特産品資源加工方面,忠縣柑橘産業形成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深度産業鏈。聚融建設、瑞竹纖維等企業獲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市場前景持續看好。

  2021年9月,重慶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新生港物流産業園區,擬投資15億元建設金沙河面業川渝總部基地。此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佔地260畝,擬建廠房約21萬平方米,包括5萬噸糧食簡倉、日處理1500噸小麥制粉車間、日産500噸掛麵生産車間等。項目投産後,不僅能消化全縣所有小麥,而且將把忠縣資源加工産業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轉載】重慶忠縣:四大特色産業集群基本形成 助力高品質發展

智慧裝備産業。余鴻攝

  夯實園區平臺 加速特色産業集聚

  按照工業産業向園區集中的思路,忠縣把烏楊新區確立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烏楊新區總體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8平方公里,商住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4.5平方公里。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現已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職工公寓3萬平方米。

  忠縣工業園區是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先後獲批了重慶市化學原料藥産業園(建設基地)、重慶市(忠縣)農副食品加工産業園、重慶市綠色建材産業園(建設基地)。

  烏楊新區佈局有6大組團,其中新能源産業組團1600余畝、生物醫藥産業組團1800余畝、智慧裝備産業組團2100余畝、綠色資源加工産業組團4700余畝、農副産品加工産業組團(含磨子産業園)1600余畝、生活配套區4800余畝。現已入駐企業11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家,2021年實現工業總産值207億元。

  目前,忠縣正在乘勢發力,加快建設,著力將工業園區打造成為産業發展主場、招商引資大平臺,將烏楊新區建設成為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市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余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