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年間實現高品質發展
2022-10-19 09:54:37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從一年十班到一天四班 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年間實現高品質發展

【城市遠洋】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年間實現高品質發展

二〇二〇年四月三日,在位於沙坪壩區的團結村中心站,全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從這裡出發前往歐洲。(重慶日報資料圖片)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10月17日一天,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就發出了四趟中歐班列(渝新歐)。

  秋日暖陽下,渝新歐公司市場行銷中心經理徐潤秋告訴重慶日報記者,10月16日,公司組織大家觀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

  徐潤秋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這讓他感觸很深,“中歐班列(渝新歐)從一年開行十來班到如今一天開行四班,正是過去十年間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品質越來越高的真實寫照。”

  累計開行班列數超過1.1萬班

  徐潤秋介紹,中歐班列(渝新歐)于2011年3月開通時,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貨源。當時很多客戶都習慣於選擇水運等傳統運輸方式,對於這條剛剛誕生的鐵路大通道持觀望態度。

  除了難以找到業務,冬季運輸也是當時中歐班列(渝新歐)穩定開行面臨的一大問題。

  “這趟國際班列要經過極寒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0℃。”徐潤秋介紹,當時班列以電子産品運輸為主,但電子産品的存放溫度不能低於零下20℃。

  為了解決極寒環境下的運輸難題,渝新歐公司與多家企業和高校合作,進行技術攻關。經過努力,研究團隊最終找到了一種新的保溫材料,並成功研發出蓄熱恒溫箱。這種蓄熱恒溫箱可借助溫差實現自動蓄放熱,從而控制集裝箱內部溫度,這也直接促成了班列運行的常態化和規模化。

  如今,中歐班列(渝新歐)已成為中歐間一條穩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累計開行班列數量超過1.1萬班,位居全國第一。

  從單一貨源到種類超萬種

  實現常態化開行後,中歐班列(渝新歐)又面臨著新的問題:貨物種類過於單一。

  “當時絕大部分貨物都是電子産品。貨物種類少,不利於班列的貨源組織,也不利於這條通道的可持續發展”,徐潤秋記得,2014年時自己的團隊接到了一個新任務:豐富班列貨源。“當年重慶整車進口口岸獲批啟用,這給中歐班列(渝新歐)帶來了新的機遇。”

  2014年8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首趟原裝汽車整車進口班列抵達重慶,標誌著中國有了新的汽車進口物流通道,更為後續整車進口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同年12月,16輛平行進口車搭載中歐班列(渝新歐)抵達重慶,這也是中國內陸地區首次通過鐵路運回平行進口車。

  隨後,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進口汽車運輸量逐漸增長——2016年5月,首次開行平行進口車專列,開啟了汽車運輸規模化時代;2017年,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首次將本土企業製造的汽車運往國外……

  如今,汽車已成為中歐班列(渝新歐)、特別是回程班列最重要的貨源種類之一。截至目前,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的整車貨值已超過150億元。

  跨境電商,進一步豐富了中歐班列(渝新歐)的貨源。2015年6月,國內某跨境電商平臺將一批德國凈水壺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至重慶。

  “現在,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跨境電商産品的服務,已經輻射全國”,徐潤秋介紹,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貨物覆蓋電子、機械、汽車及配件等上萬種産品,累計運輸貨值超過4000億元,為全國中歐班列最高。

  輻射範圍從歐洲到全球

  到2018年,全國有60多個城市開行了中歐班列。彼時,作為中歐班列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重慶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如何推動中歐班列實現更高品質發展?

  定制化班列與線路應運而生。

  2020年4月,重慶首次開行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定制化專列,期間不經停任何站點,直達目的地。目前,中歐班列(渝新歐)開行的定制路線已近40條。

  另一方面,重慶逐漸完善的大通道網絡,也讓中歐班列(渝新歐)的輻射範圍從歐洲延伸到其他區域。2018年3月,中歐班列(渝新歐)從歐洲運來的一批貨物抵達重慶後,又搭載渝新歐越南國際班列前往河內,最終銷往東南亞。

  與陸海新通道的無縫銜接,是中歐班列提升輻射範圍的成功探索。“借助這種方式,我們的業務拓展到了全球”,徐潤秋表示,重慶目前打通了東南西北四向大通道,重慶不僅能四向聯動,還能實現鐵公水空多式聯運。

  如今,中歐班列(渝新歐)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渝滿俄班列等大通道實現聯動,運輸貨物近110萬標箱,由此推動了“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實現無縫銜接。(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楊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