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淹不垮、衝不走 重慶廣陽島有一批 “草堅強”
地上的一株草,淹沒水中長達半年,還能存活嗎?在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市廣陽島,有一批頑強的“草堅強”在展示著這樣的“生態奇跡”。
眼下正值三峽水庫蓄水期,隨著長江水位上漲,環廣陽島消落帶上鬱鬱蔥蔥的草類植物被江水逐漸淹沒,但仍然可見鳥兒們在草叢中、淺水處飛來飛去覓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圖為今年6月20日拍攝的重慶廣陽島消落帶景象。新華社記者王全超 攝
“等到明年春末三峽水庫進入枯水期,這些被淹沒的草又會露出水面繼續生長,再次像綠色地毯一樣環繞全島。”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王岳説。
這些草為什麼會淹不垮、衝不走?王岳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技術人員在廣陽島消落帶上篩選種植了20種耐淹適生植物,已形成狗牙根、蘆葦、巴茅等10大植物種群。這些久淹不死的植物,讓過去毫無生機的消落帶變成了生態帶、風景帶、科普帶。目前島上被淹沒或即將被淹沒的草本植物,都經過了連續兩年的水淹考驗,每年水淹時間將近半年。
由於三峽水庫的秋冬季蓄水要升至175米水位、春夏季騰庫要降至145米水位,長江幹流和部分支流兩岸便形成了40多萬畝的消落帶。廣陽島位於重慶中心城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其消落帶長12千米、面積4平方公里,是三峽庫區消落帶水位水文特徵較為典型的區域。廣陽島曾因大搞房地産開發,破壞了生態系統,“大開發”被叫停後,其按照“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的定位重新規劃,成為三峽庫區生態修復的先行區。
2020年,廣陽島開始重點探索消落帶治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是廣陽島消落帶治理的技術合作方,該院智慧生態研究所所長賀敏説,治理前廣陽島消落帶只剩下淤積的泥沙、裸露的岩石及零星植物,且這裡的水位水文隨季節變化無常,給治理帶來較大難度。
眼下正值三峽庫區蓄水期,這是今年11月2日拍攝的重慶廣陽島消落帶景象。新華社記者王全超 攝
經充分調研、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廣陽島公司和技術合作方根據季節水位、江段特點,確定了固土護岸、穩定植被、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消落帶精準治理方法:在水流平緩的回灣內構建基塘,撒播狗牙根、牛鞭草等根莖長的耐淹植物,減少水土流失;從臨岸到淹沒區,依次種植耐淹的巴茅、蘆葦等高草和狗牙根、牛鞭草等矮草,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錯落的林澤濕地生態結構;疏通消落帶內的小水塘,使其與長江連通,在基塘內種植水草,為魚類、兩棲類動物提供棲息地;在岸坡穩定、食源充足區域,補植蘆葦、甜根子草等,為鳥類提供駐足、覓食空間。
據悉,廣陽島按照“多用自然的方法、少用人工的方法,多用生態的方法、少用工程的方法,多用柔性的方法、少用硬性的方法”修復生態,為三峽庫區消落帶治理提供了新路徑,2021年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數據顯示,目前廣陽島新增記錄鳥類20種,其中包括中華秋沙鴨等珍稀鳥類。(記者王金濤、周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