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重慶市新型儲能試點示範現場會在銅梁區召開。據介紹,在今年迎峰度夏之前,重慶將建成30萬千瓦的新型儲能電站,以及形成50萬千瓦的用戶側儲能規模,通過新型儲能産業發展,有效解決迎峰度夏電力缺口問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去年夏天,重慶市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高溫乾旱天氣,一段時間出現了電力和電量“雙缺”的情況,電力負荷管理長達28天,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企業生産受到影響。
據了解,重慶市用電呈現出峰谷差大的特徵。電力最大負荷峰谷差率40%,居全國前列,峰谷電價差高達4.2:1,新型儲能需求巨大。
隨著新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中的比重大幅提升,為增強電力系統對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網和消納的適應性,全球新型儲能技術和産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推動新型儲能高品質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
據重慶市能源局局長王祖勳介紹,將圍繞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探索打造一批良好的新型儲能應用場景,積極開展試點示範,建立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和充放電價機制,推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在今年迎峰度夏前,計劃建成30萬千瓦的新型儲能電站,形成50萬千瓦的用戶側儲能。通過新型儲能産業發展,有效解決迎峰度夏電力缺口問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銅梁加快建設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示範區
當天的現場會,重慶市部分區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以及全市能源行業企業代表參觀了重慶海辰儲能科技公司生産基地,以及玉泉光儲充檢換一體站等儲能應用現場。
2022年5月,海辰儲能在重慶銅梁區投資130億,用地面積1200畝,打造海辰儲能西南智慧製造中心及研發中心,建設56GWh新一代儲能鋰電産線。目前,主體廠房以及220KV變電站項目等配套設施建設均在有序推進,預計2023年3月一期廠房主體封頂,9月下旬設備開始入場安裝,11月實現投産運營,在2023年將實現2GWh儲能電池的出貨量,産值約20億元。
該項目是落戶重慶的首個鋰電儲能整裝項目,對豐富、完善全市工業體系,推進全市新能源産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以來,銅梁區錨定新型儲能“藍海”賽道,全力推動海辰儲能項目建設,加快打造“百G儲能、千億産值”的單體企業,狠抓産業鏈配套招商,努力打造2000億級儲能産業集群,加快建設重慶市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示範區,推動銅梁工業實現五年倍增。
為此,銅梁區推出了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多項措施,支持“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開發模式,推進用戶側新型儲能發展;鼓勵新增及已建成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垃圾焚燒電站等新能源發電站,進行配套建設新型儲能設施;對建設新型儲能設施配比容量達到發電站裝機量10%,且儲能時長在2小時及以上的新能源發電企業,每年按新型儲能設備投資額的5%給予補貼,連續補貼4年。
加速佈局光伏與工商業儲能
據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鵬程介紹,截至目前,銅梁已攜手海辰儲能建成投用首批6個儲能示範應用場景,總容量達6080千瓦。接下來,海辰儲能將持續加大研發創新,積極推行儲能産業標準化、儲能技術專屬化、儲能産品專業化,加快推進重慶儲能項目建設。
以儲能示範應用場景中的銅梁玉泉“光儲充檢換”一體站為例,這裡不但可同時為數十輛車充電,由海辰儲能提供的儲能裝置,以使用壽命十年為限,累計能放出5百萬度電,足夠約250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在工商業側,“光儲一體化”已經在部分銅梁高新區企業建成並投用。在重慶慶蘭實業有限公司,每台儲能系統設備只需兩小時便可儲存滿430度電,7台總容量為1.68MW/3MWh的儲能系統設備通過在谷段和平段進行充電,每天可為該企業提供近6000度電量。這些儲能系統設備採用谷充峰放、平充峰放模式,將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同時還可作為後備電源提高供電可靠性。
與此同時,在企業廠房樓頂鋪設的光伏發電設施,與儲能設備共同形成“光儲一體化”系統,有效提升了企業電網調節、新能源消納和應急供電保供能力。據估算,通過儲能利用峰谷段和峰平段的電價差,以及光伏每年發電大約126萬度,光伏+儲能模式可平均每年給企業節約近257萬元用電成本,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實現碳中和。(銅梁區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