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年重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14件 較2021年增長22.1%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産權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2年重慶市知識産權保護狀況新聞發佈會。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重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14件,較2021年增長22.1%,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48件,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0.8%。
市知識産權局副局長何大偉介紹,2022年,重慶全年授權發明專利1.22萬件、實用新型4.66萬件、外觀設計0.77萬件。國際專利(PCT)申請451件,同比增長14.7%。全年有效註冊商標總量80.66萬件,較2021年增長8.67萬件。地理標誌總量295件,馳名商標總量162件。全年普通作品登記17.02萬件。
全年認定登記技術合同6919項,其中涉知識産權合同249項。新增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43.26億元,惠及企業2403家。
全市累計辦理知識産權保護公證事項1.56萬件,“行本·公證鏈知識産權保護平臺”累計存證1.04億條。
據悉,2022年,重慶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制度建設,在政策體系方面,比如,市委、市政府印發《重慶市知識産權強市建設綱要》,從完善知識産權制度、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等6個方面部署了18項重點任務。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高價值發明專利品質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13項工作舉措和8項扶持政策。
2022年,全市各級有關部門嚴查知識産權侵權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知識産權合法權益。
在行政執法方面,全市知識産權管理部門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740件,查辦專利、商標和地理標誌違法案件1005件,案值達2600余萬元。
市版權局會同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開展“劍網”“秋風”專項行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8萬人次,檢查市場主體3.7萬家次,查處侵權盜版案件135件,其中刑事立案2件。
重慶海關採取知識産權保護措施121次,扣留侵權貨物10.07萬件。
此外,重慶舉行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行動,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50萬件,重量超過130噸,貨值5000萬元。
在司法保護方面,全市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2”專項行動,共破獲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刑事案件385起,1起案件受到公安部通令嘉獎,偵破公安部督辦案件15起,6起案件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全市法院共受理一、二審知識産權糾紛案件21412件,審結20224件。為增強權利人司法獲得感,全市法院加大侵權賠償力度,全年共有40件案件判賠超過100萬元,其中4件超過1000萬元。
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知識産權刑事案件179件416人,辦理知識産權民事行政案件14件,辦理知識産權公益訴訟16件。(記者 張亦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