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墊江:擂臺比武爭先創優 黨建統領振興鄉村
2023-05-12 17:01:12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蔣碩

  原標題:墊江:擂臺比武爭先創優 黨建統領振興鄉村

【轉載】重慶墊江:擂臺比武爭先創優 黨建統領振興鄉村

墊江縣廣袤的田野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攝/向曉秋

  5月11日下午,墊江縣2023年黨建引領“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鄉鎮(街道)擂臺賽迎來決賽。

  墊江縣12個鄉鎮(街道)的黨委(黨工委)書記聚焦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建設各具特色的現代版“桃花源”曬思路、曬措施、曬成效,努力總結一批可看可學可複製的典型經驗,營造努力爭當全市鄉村振興排頭兵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今年以來,墊江縣著力構建五項機制、建立“七張報表”、用好“八張問題清單”,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要求,以實施“五個萬畝級”示範建設行動為主抓手全力建設“四縣三鄉”,賽馬比拼激發幹事創業內生動力,全力交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高分報表。

  爭先創優亮出發展舉措

  以賽促學抓提升

  桂溪街道實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1361”工作機制,聚焦鄉村生産、生活、生態,全力打造“一心一區一基地”,實現“環境”“鄉風”“生活”三提升。

  沙坪鎮建立跨村黨建聯建、集體經濟聯營、和美鄉村聯創、強鎮富民聯享“四聯”工作機制,將各村集體收益向群眾分紅的比例由20%提高至50%以上。

  擂臺賽上,一批有特色立得住的先進村(社區)充分調動了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近年來,墊江縣著力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保供能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先後獲批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全國新一輪水稻制種大縣、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全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建設試點縣和重慶市化肥減量增效“三新”配套核心示範區等金字招牌。

  “我們將持續提升新時代黨的建設品質,不斷強化黨建統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守好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確保2024年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成功。”墊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三色聯繫幫扶卡”

  夯實返貧防護堤

  走進墊江縣廣袤農村,每家門口張貼的卡片清晰記錄了每戶的情況:“紅色”張貼監測戶、脫貧戶,“藍色”張貼低收入戶,“白色”張貼一般戶。卡上還明確8類幹部的姓名、職務、聯繫電話,確保群眾有困難問題可以用電話報告或者周邊群眾幫助報告。

  讓群眾自主申報有地方,幫扶工作有著力點。墊江縣分類張貼“紅色、藍色、白色”幹部聯繫卡20余萬張,積極發揮縣級數據共享平臺篩查預警、縣鄉村社“四級網格”監測,全縣累計納入監測794戶2378人,消除風險308戶891人。

  齊抓共管,嚴格落實聯繫幫扶責任。墊江縣30名聯繫縣領導、26個縣級幫扶集團、119個部門(單位)、4000余名幫扶幹部開展定點定向聯繫幫扶鎮村。組建鄉村振興駐鄉駐村重點幫扶工作隊伍37支,選派工作隊員94名開展駐鄉駐村幫扶,26個鄉鎮(街道)領導幹部開展包村聯繫幫扶。

  同時,墊江縣在教育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政策、醫療保障政策、飲水安全保障政策、低保兜底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建立“加工企業+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企業+村集體+農戶”“農機服務組織+農戶”4種利益聯結模式運營,多形式增加勞動增收,2022年脫貧人口務工就業9761人。

  提檔“一主兩輔”産業發展

  奏響全面振興曲

  近日,墊江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成功上榜第四批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名單,助力農産品加工能力和水準再上臺階。

  以糧食産業為主,畜禽(生豬)、中藥材(牡丹、芍藥)為輔的“一主兩輔”産業發展為重點。今年以來墊江縣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為抓手,圍繞建好重點村示範、重點幫扶鎮示範、統籌推進“五大振興”示範,提升土地生産能力、種業創新能力、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落實化肥農藥、畜禽糞污、水産尾水、秸稈露天焚燒等污染治理措施,探索丘陵地區農業現代化實現路徑。

  為特色産業謀振興,墊江提速建設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種業科技園區、龍溪河農業産業帶、明月山鄉村振興示範帶,打好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鄉村振興組合拳,為鄉村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動力源泉。

  陳鈺樺 馬菱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