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警方及時勸阻兩起電信詐騙 挽損13萬元
2023-06-30 13:00: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明珠責編:魏寒冰

  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李渡派出所積極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快速高效開展見面預警勸阻工作,于近日成功勸阻兩起電信詐騙,及時為群眾挽回損失13萬元。

  6月23日16時50分許,李渡派出所接到反詐預警:明家灣居民李女士正在與冒充“京東白條”客服的騙子通過“共享螢幕”的方式,在某貸款APP上進行貸款操作。派出所民警立即通知就近的中心警務室人員前往核查勸阻。幾分鐘後,民警與村社幹部趕到李女士家中對其進行了勸阻,避免其遭受5萬元經濟損失。

  無獨有偶,6月25日14時20分許,李渡派出所民警發現石龍街居民羅女士同樣遭遇冒充“京東白條”客服騙局。由於一直無法跟羅女士取得電話聯繫,值班民警立即聯繫其親屬,並與社區工作人員聯動,快速確認了羅女士所在位置。隨後,民警前往勸阻,讓羅女士終止轉賬操作,保住了8萬元。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當心此類騙局,不要輕易下載視頻聊天軟體加陌生人為好友,更不要與陌生人進行“共享螢幕”“遠程協作”等操作,以防洩露自己的銀行賬號、密碼等信息。(文 代曉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