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龍駒派出所民警接到江蘇常州一網店店主唐女士的求助電話,稱其疏忽大意,將3.2萬元貨款誤轉進龍駒居民陳某的賬戶裏。“他以前在我這裡買過東西,所以有轉賬記錄。我轉賬的時候誤點了他的賬號,一不小心就轉錯了。”唐女士説。
隨後,唐女士好不容易聯繫上陳某,但對方的反詐意識很強,誤將她當成詐騙分子,堅決對其“不聽、不信、不理會”。
“因為派出所長期宣傳反詐知識,告誡我們不要隨意給陌生人轉賬,所以我以為這次也是詐騙,沒想到是個誤會。”原來,在收到這筆莫名其妙的款項後,陳某誤認為接踵而至的到賬短信和對方電話都是詐騙分子的手段,故堅決不予理會。在龍駒派出所民警有理有據的説服勸導下,陳某才打消了顧慮,表示願意配合公安機關工作,退還該筆款項。
轄區居民反詐意識不斷增強,得益於龍駒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在反詐宣傳上的各顯“神通”。他們利用早集時間,向過往群眾分發印有反詐知識的環保袋,向大家講解反詐知識,還幫助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民警還會同當地黨政幹部深入電信詐騙的高發村社,將高發的詐騙模式以“情景劇”的方式現場演繹,還原電信詐騙“第一現場”,為全村老少送上一堂堂生動有趣的“反詐課”。
今年以來,龍駒派出所綜合施策、多措並舉,做精做細反詐宣傳,通過創新載體,將傳統的宣傳方式轉變為大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新穎模式,切實提升了轄區廣大群眾的反詐意識和防詐能力。(文 王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