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同步推進品牌建設——潼南檸檬深加工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潼南區柏梓鎮小嶺村,村民正在給檸檬套袋。(攝于八月二十四日)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9月11日,記者從潼南區獲悉,從2022年10月上季檸檬採摘上市至今,該區檸檬深加工量、出口量雙雙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出口量3.98萬噸,佔全國的70%;深加工量10萬噸,加工産值10億元。
潼南並非我國最早大規模發展檸檬産業的地方,目前32萬畝的種植面積也遠遠比不上有著“中國檸檬第一縣”之稱的四川安岳,可潼南為何能在檸檬的深加工和出口上,雙雙做到全國第一?
360戶業主種了28萬餘畝檸檬,90%基地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瓊江流域是潼南檸檬種植的核心基地。記者在該區柏梓鎮萬畝檸檬基地看到,這些基地連接成片,大多都是標準園。在施肥方面,採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噴施葉面肥、果園生草栽培等技術,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採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色板、抗藥性捕食螨等綠色防控技術,實現了農藥化肥雙減。
潼南區農業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潼南推動檸檬産業發展的核心平臺公司。由該公司建設的潼南種苗繁育中心,是全市首個高標準、現代化檸檬種苗繁育中心,每年可為川渝地區乃至全國提供綠色、無毒的檸檬種苗近60萬株。
該公司董事長胡澤江告訴記者,潼南檸檬産業以業主規模化種植為主。目前,潼南共有檸檬種植業主360戶,種植面積超過28萬畝,佔到全區基地總面積的90%左右,戶均種植面積近80畝。
多年檢測數據表明,潼南檸檬産品農殘抽檢年年優於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化肥施用量較全國平均用量減少20%左右。
目前,潼南已建成檸檬標準園100個,出口備案基地面積累計達到2.8萬畝。
六分離提取技術將檸檬“吃幹榨盡”,讓一顆檸檬附加值增加十余倍
9月11日,潼南區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檸檬加工車間內,一條全新的自動化包裝生産線上,一顆顆檸檬鮮果在經過洗果、冷磨、榨汁、精油提取、黃酮提取等多種工序後,變成檸檬精油、檸檬烯、檸檬汁、果膠等多種高附加值産物。
“這條自動化生産線是去年10月投入運行的,也是國內首套全部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的乾濕一體檸檬生産線。”檬泰生物研發部負責人劉雁成告訴記者,這條生産線實現了六分離提取,可對一顆檸檬“吃幹榨盡”、100%加工利用,讓一顆檸檬果增值十余倍。
檸檬六分離提取技術的第一步是從檸檬果皮油囊中分離出檸檬精油、檸檬烯等成分,可用於生産面膜、洗面奶等日化用品;第二步是從檸檬的黃色外表皮中分離出檸檬黃酮,可用於生産保健品和藥品;第三步是從檸檬的白色皮層分離出檸檬果膠,可用於生産酸奶、果醬等食品;第四步是分離出檸檬果肉,經過榨汁可生産NFC(非濃縮還原汁)鮮榨果汁飲料;第五步是從榨汁剩餘的果肉分離出纖維,可用於生産檸檬軟糖、果糕等食品;第六步是從檸檬果核中分離出檸檬苦素,可用於生産保健品和藥品。
截至目前,潼南已累計引進培育檸檬加工企業32家,形成匯達、檬泰精深加工“雙龍頭”,檸檬納米汁、檸檬果膠、檸檬脫氧凍幹片、檸檬軟糖等精深加工項目陸續建成投産,研發生産飲料、綠色食品、美容護膚品、生物醫藥及保健品等5大類350余種檸檬産品。
在全國佈局7大區域行銷中心,出口至30余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潼南區聚焦國際國內大市場、大流通、大消費,實施“潼南檸檬”品牌培育行動,整合運用現有品牌資源,積極支持開展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打造“潼南檸檬”區域品牌,“潼南檸檬”獲評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被納入國家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名錄、認定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
該區還通過政府主導,引導企業強化創牌意識,匯達檸檬通過中國品質認證中心GAP認證,入選“巴味渝珍”十強名單,成為中國檸檬産業領軍品牌,檸檬鮮果、檸檬即食片、檸檬蜜茶、檸檬蜜醬獲評重慶市名牌産品,6個檸檬産品被認證為綠色食品。
在積極打造過硬品牌的同時,潼南區還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在全國佈局七大區域行銷中心,在“線上”搭建“中國檸檬交易網”“國際檸檬交易中心”,檸檬對外貿易企業達到8家,獲得馬德里註冊國際商標1個,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檸檬品質安全示範區。
另外,該區還依託龍頭企業建設對外出口直通平臺,建成重慶潼南渤海檸檬交易中心,在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地區)建立檸檬海外倉、協同中心,建設檸檬出口海關監管凍庫1處,潼南檸檬及其加工産品率先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填補“渝新歐”班列生鮮空白,潼南檸檬及其加工産品出口俄羅斯、印尼、新加坡、香港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10月至今,該區出口檸檬3.98萬噸,金額3.29億元。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表示,潼南將更加注重提質增效,更加注重加工企業培育,更加注重産品行銷,更加注重社會化服務,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推動“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完善産供銷網絡,打造享譽全國的檸檬品牌。(記者 周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