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提能級” 重慶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
1月8日,在位於沙坪壩區的拓普汽車底盤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汽車內飾智慧生産線正滿負荷運轉。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新年伊始,“重慶造”汽車迎來利好——在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榜單中,重慶的3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深藍、阿維塔均進入銷量榜前10名,其中問界更是以近3.3萬台的成績首次成為月度銷量之冠。而這,只是重慶製造業“提能級”的一個縮影。
2023年6月,我市高規格召開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制定實施《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部署建設“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
今年,我市將圍繞“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提能級”,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推動重慶工業經濟提升整體競爭力。
加快智慧化轉型
推動製造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實施6000多個智慧化改造項目
機械手臂不停舞動,智慧物流機器人將零部件準確送達,新能源汽車增程式動力系統産品接連下線……2月18日,農曆新年首個工作日,位於長壽區的重慶小康動力有限公司(簡稱小康動力)智慧工廠,現場繁忙有序。
以前小康動力各個生産環節相對獨立,加之使用老式機械設備,産品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工操作,不僅管理難度大,生産效益也不高。隨著新能源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發展趨勢加快,企業生産實施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我們將數字化技改作為轉型關鍵,通過應用一批智慧化設備和數據信息化平臺,每月産量提升了10倍,産品不合格率亦大幅下降。”小康動力數字化部負責人楊飛説,産業數字化帶來的産品品質過硬讓市場訂單數量驟增。
近年來,重慶重點對汽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傳統及新興産業實施智慧化改造,推進“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變革從龍頭企業向産業鏈中小企業延伸,從製造環節向供應鏈各環節延伸,以此提升“重慶製造”核心競爭力,全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現,亮點頗多。
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實施6000多個智慧化改造項目,示範項目生産效率平均提升近60%。
去年,我市通過部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認定智慧工廠17家、數字化車間224家,累計分別達到144家、958家。預計到2027年,全市規上製造業企業將進入數字化普及階段,帶動4000家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累計推動15萬家企業“上雲、用數、賦智”。
強化市場主體培育
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市場主體,著力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每年全國的鞋類産品裏,有超六成的生産原料,來自一家渝企——重慶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華峰新材料)。
華峰新材料不但量産一大批己二酸、聚氨酯樹脂等新材料産品,其3D列印的一體輕量運動鞋等應用産品,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另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瑜欣平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每年近1000萬隻的銷量,在全球通機點火器市場的佔有率達20%。
“‘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能力突出,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4%,高出全市平均水準約3個百分點,營收和利潤也表現搶眼,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
當前,圍繞“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和産業鏈短板空白,重慶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市場主體,形成從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到跨越期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去年底我市出臺《重慶市獨角獸、瞪羚企業培育工作方案(2023—2027年)》,加快培育支撐全市製造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後備力量,計劃到2027年培育獨角獸企業15家、潛在獨角獸企業30家、瞪羚企業300家。
另外我市還將組建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幫扶庫,計劃每年重點幫扶企業不少於50家,推動入庫企業營業收入實現3年“倍增”,實現優秀入庫企業“做大、做強、做上市”。
推動數字化變革
將建設“産業大腦+未來工廠”,通過數字化變革引領製造業系統性重塑
前述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立足“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總任務,緊扣“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總要求,錨定“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總目標,今年我市將提速建設“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貫通培育主導産業、支柱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新星”産業,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通過實施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一體推進穩鏈強鏈、基礎再造、能級躍升、提質增效,是今年我市製造業發展‘重頭戲’。”該負責人表示。
具體而言,將通過實施未來産業和高成長性産業發展行動,制定出臺未來産業、工業母機、無人機,以及通航裝備、氫能等專項行動方案,細化明確全市新質生産力培育方向,實現“一個集群、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此外,市經信系統將持續推動産業數字化“增效”,通過數字化變革引領製造業系統性重塑,計劃全年建設5個行業産業大腦、5個未來工廠、10個智慧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實施1500個數字化、綠色化技改項目,建設“産業大腦+未來工廠”。
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戰略目標,今年我市還將迭代完善數字經濟系統,推進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産業鏈治理現代化改造、製造業畝均論英雄等改革項目,推進核心業務梳理、數據歸集和“一件事”謀劃,包括建設上線産業大腦能力中心,建成3個線下賦能中心,不斷豐富天然氣供用、電力運行等“一件事”,上線投用重大應用5個以上,加快構建數字賦能應用體系。(記者 夏元)
數讀>>>
2023重慶製造業“成績單”
全市規上工業總産值超過2.6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個百分點
製造業投資增長13.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7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為32.2%
2024重慶製造業“任務表”
力爭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高至26%;工業投資增長14%;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5%
計劃建成5個行業産業大腦、5個未來工廠、10個智慧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
計劃新增軟體企業4000家、新增軟體從業人員10萬人,軟體産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
計劃建設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家、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10家、企業技術中心50家
力爭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00家、“小巨人”企業30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家
(數據來源:市經信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