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去年,重慶外貿出口超過4700億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7.5%,為重慶去年GDP突破3萬億元作出了貢獻。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複雜,重慶外貿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在此背景下,重慶外貿的“三新”——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則是未來出口能否突出重圍、更進一步的關鍵。
新産品
新能源汽車出口
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重慶作為我國汽車重鎮,“重慶造”汽車是重慶外貿出口的主力。
去年,我國汽車出口近500萬輛,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重慶造”汽車抓住這一風口——全年出口超過330億元,同比增長51.9%,其中乘用車出口超過2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9.2%。
今年,重慶如何在汽車出口方面穩住上升趨勢?答案是新能源汽車。
市商務委外貿促進處處長劉侃介紹,從整體來看,重慶去年汽車出口還是以燃油車為主,這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出口方面,重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本就是去年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新三樣”之一,可以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能源汽車都將作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産品,並且這一趨勢與重慶汽車産業發展佈局相契合。重慶進出口協會副會長羅亞表示,外貿出口是一個城市産業的外向型表現,去年重慶部署了“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明確了重慶要打造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萬億級産業,為重慶新能源汽車出口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以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為龍頭的重慶汽車企業,在重慶加速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大背景下,也不斷轉型升級,提升産品品質,在市場上闖出了一片天地。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榜單中,問界、深藍、阿維塔三大“重慶造”新能源汽車品牌均進入銷量前10,其中問界更是以近3.3萬輛的成績首次成為月度銷冠。
如何助推新能源汽車出口,重慶已經在做相應的準備。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實施“渝車出海”行動計劃、推動“新三樣”産品出口。
以“渝車出海”行動計劃為例。該計劃提出,重慶要加快建設全國領先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基地,實現由産品出口向品牌及技術輸出等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形成較強的國際輻射能力,年出口金額超過1200億元。
新業態
“跨境電商+”
助力産業帶出海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跨境電商是數字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數字貿易的‘必爭之地’,更是衡量一個地區數字貿易的‘晴雨錶’。”市商務委外貿管理處處長李國田説,重慶是全國首批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之一,在很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也探索出很多積極成果。
以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為例。因為緊鄰團結村中心站,該園區是重慶跨境電商發展最早的區域之一,現已入駐淘寶、天貓國際、eBay等32個平臺、200多個商家,倉內商品已有7000多種,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重慶不斷完善跨境電商平臺體系,以産業園區為載體集聚跨境電商主體,已構建起“1+N”跨境電商産業發展體系,認定了5個市級跨境電商示範區,全市跨境電商企業約2500家。
去年,重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近200億元。對此,李國田表示,整體來看,重慶是中西部地區跨境電商業態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我們將擴大跨境電商出口,從而助力外貿穩增長。”李國田説,之前重慶出臺了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目標在2025年,全市要建設10個要素集聚、主體多元、服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示範區,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700億元以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居全國前列。
在具體措施上,重慶也有規劃。比如,重慶將全面推廣“跨境電商+産業帶”模式,深入實施“渝貿全球 跨電賦能”跨境電商助力産業帶出海行動。在2023年,我市開展了10余場活動,幫助超過350家重慶企業對接平臺、服務商等資源。
新模式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
打造産品出口“集聚地”
龍年伊始,大足龍水五金市場的商家就忙了起來。
“現在我們出口刀具明顯方便了很多。”重慶翔鋒工具製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肖文芳介紹,他們每年要出口1000萬元左右的貨物。以前,他們把産品運往適合小額貿易的城市,現在則更多是在家門口做起外貿生意。
這種改變,源於重慶于2022年12月正式開啟的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區別於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是一種新的貿易模式。簡單來説,它是在規定區域內,採購單票貨值不超過15萬美元的産品,可就地辦理出口手續。
“這種模式源於浙江義烏,具有免征增值稅、允許以人民幣結算、報關手續簡化等優勢,更適合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的産品出口。”劉侃介紹,重慶以大足龍水五金市場為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實行區域,一年多來取得顯著效果。
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重慶通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共計出口1726票、金額1.7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5億元)。
“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在大足落地試點,不僅有助於更多本地商戶從事外貿出口業務、拓寬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龍水五金城的輻射範圍。”大足區副區長楊樺表示,隨著這一外貿新模式的完善,有望吸引更多國內其他城市的五金産品到大足來出口,從而使大足成為國內知名的五金産品出口“集聚地”。
劉侃表示,從義烏的經驗來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一旦走順,來重慶集散分撥的將不僅僅是五金産品,而是所有符合“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的産品,這將成為重慶外貿出口的新動能。
“這種模式雖然只能小批量出口,但能有效增加市場出口主體企業數量,實現積少成多,而且能與跨境電商等業態契合。”劉侃説,義烏通過這一模式出口的外貿額,一年已超過3000億元。
劉侃透露,市商務委正在爭取其他相關市級部門支持,計劃以主城都市區為重點,輻射渝東南、渝東北,分片區舉辦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推介會,引導全市範圍內適合市場採購貿易的企業積極參與,形成全市聯動,共推市場採購貿易做大做強、上量放量的新局面,從而推動重慶整體外貿出口。
數讀>>>
2023年
重慶外貿出口超過4700億元
其中,一般貿易出口近2000億元 同比增長7.5%
“重慶造”汽車出口超330億元 同比增長51.9%
其中,乘用車出口超250億元 同比增長超79.2%
到2027年
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年出口金額預計超過1200億元
重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近200億元
到2025年
全市要建設跨境電商示範區10個
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預計達到700億元以上
(記者 楊駿 見習記者 王光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