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車展為中國汽車帶來全球機會
2024-06-14 09:50:29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重慶車展為中國汽車帶來全球機會 海外經銷商簽下訂單 行業專家各抒己見

  6月13日,2024重慶國際車展接近尾聲,但展館內依然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自6月7日舉辦以來,車展迎來數以萬計的觀眾,記者注意到,其中不乏許多專程從海外前來的汽車經銷商和新能源汽車愛好者。

  車展開拓海外市場新路徑

  “我太喜歡這個車展了!”6月11日,重慶國博中心N8館,來自迪拜的穆罕默德奧繆爾正在一輛深藍G318展車面前徘徊,作為一名海外汽車經銷商,重慶車展讓他的車輛訂購單上又增加了好長一串車型。目前,穆罕默德奧繆爾已經代表公司和國內幾家汽車品牌簽訂了合作協議。

  來自墨西哥的Sergio前幾天才逛完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便立即馬不停蹄地來參加重慶國際車展。重慶車展上有幾款全新的車型發佈,他一款新車都不想錯過。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迭代速度太快,快到讓人難以想像。”Sergio是一家汽車自媒體創始人,近幾年來一直高度關注中國汽車産業的變化。在他看來,中國汽車正在展現技術和設計上的引領性,體現在産品層面,就是有許多汽車“新物種”出現。

  “例如長安啟源E07,既能當皮卡,又能當SUV。還有極氪MIX,可以實現前排座椅翻轉,實現了車內空間的革命性創新。”Sergio感嘆道,其實過往有一些國際品牌,也會不時推出一些在設計上有顛覆性的概念車,但真正量産的寥寥無幾。只有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能夠想到就做到。

  在來自馬來西亞的汽車經銷商Payten看來,新能源汽車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我們在重慶車展上看到了許多新的産品,它們有著全新的功能和定位,這能夠在燃油車市場之外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本次車展是探索新的商業路徑和合作的絕佳機會。”墨西哥中國商業科技商會會長Victor M.Mendez表示,展會為全球汽車行業提供了交流思想、技術和機遇的重要平臺,不僅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和創新,也象徵著中國和墨西哥之間商業和技術聯繫的加強,期待中國引領汽車行業向電氣化、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轉型取得更多重大進展。

  本地化策略應對歐美市場挑戰

  一方面,越來越多海外“粉絲”開始青睞中國汽車;另一方面,在歐盟反補貼調查及美國加徵關稅背景下,如何穩健地進入全球市場,也是對中國汽車的一大考驗。在重慶車展上,眾多業內人士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美國迪克森律師事務所電動汽車法律諮詢委員會負責人馬克漢介紹,美國和歐盟在擁抱電動化轉型的同時,也在制定政策以阻止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美國汽車銷量佔全球總量的18%,但只有10%在本土製造,剩餘來自於日本或者德國進口,或是由墨西哥製造。”上海謀拓商務諮詢公司首席執行官Bill Russo指出,本地化生産比重太低是美國政府對中國汽車加徵關稅的原因,而中國的解決方案也恰在於此,中國企業或可考慮將一部分供應鏈佈局到當地。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歐美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哈德森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子青看來,抓住新機遇、採取新戰法,中國汽車出口前景依然廣闊。

  “改變企業的經營觀念,掌握底層核心能力,平衡短期效應和長期國際效益的關係,才能形成新的打法。”葉子青説,中國企業在海外要做到人才屬地化、研發屬地化、生産屬地化、渠道建設以及運營屬地化,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打破“內卷”抱團出海

  打鐵還需自身硬,面臨複雜的國際市場形勢,中國汽車産業應該怎樣提升“內功”,助推自身在海外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的‘內卷’已經影響到多方利益。”騰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永龍則一針見血地表示,中國汽車企業必須結束“內卷”才能更好地面向全球。

  徐永龍説,“內卷”可能嚴重影響産品和服務品質、節能減排、員工福利、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並導致售後服務成本加大。

  他建議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除了抑制龍頭企業和地方政府招商“內卷”,也可以學習德國政府制定法律,抑制汽車行業打價格戰,推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

  奇瑞國際公司總經理助理束學明表示,車企進入每個海外市場前,都要做完整的市場調研,包括用戶調研、産品調研、適應性調研。“在氣候、環境、路況等方面,海外市場與中國市場都有非常大的差異,如果沒有獨立的産品規劃,中國汽車産品在海外的適應會非常慢。”

  哪吒汽車副總裁、海外事業部總裁周江指出,中國汽車品牌的産品和技術在海外市場應該與中國市場同步。

  “目前,汽車市場年輕化正成為全球趨勢,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就要把時尚、運動、環保、智慧等標簽體現在技術和産品上。”周江説,中國汽車出海應該是産業鏈系統出海,如上游零部件企業、下游服務領域、傳播領域等整個産業鏈都需要抱團出海。(記者 白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