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公佈了2024年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和復核通過名單,其中申報通過1381家,復核通過162家,涉及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先進材料、智慧裝備及智慧製造、食品及農産品加工、軟體信息服務等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重點領域。
本次名單公佈後,全市有效期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突破5000大關,達5035家。從整體實力看,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專業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補鏈強鏈效果好等特點,企業從事細分領域平均年限超過10年,工業“六基”領域佔比達76.3%,平均研發投入強度超過5.2%,平均擁有知識産權20余件,在産業鏈關鍵領域“補短板”“填空白”的佔比超過73.1%。
今年以來,重慶市制定出臺了《重慶市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工作方案》,將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納入市級重大改革事項高位推進,著力構建“選種育種、選苗育苗、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上市企業”七個梯度培育體系,分層分級完善扶持政策,匹配要素資源,開展精準培育,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實現數質雙升。
據介紹,重慶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培育打造“産業研究院+産業園區+産業基金”的優質中小企業生成生態體系,依託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基金,暢通專精特新企業孵化培育全流程,加快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從“書架”搬到“貨架”、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已轉化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高價值專利技術超550件,孵化落地“硬科技”企業57家。
同時,重慶實施“科技成果賦智、數字化賦能、品質標準品牌賦值”專項行動,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累計培育市級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596個,推動632家專精特新企業入圍知識産權優勢企業;著力構建“市級平臺—賦能中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三級服務平臺體系,優化建設“小快輕準”産品和解決方案資源池,加快提升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水準;組織開展品質管理數字化“深度行”活動,助推全市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管理體系認證的佔比90%,擁有自主品牌佔比67%。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專項資金近2年投入近10億元,用於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技術創新、數智轉型、品牌提升等。
此外,重慶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強化資金、人才、市場等發展要素供給,充分發揮“渝企金服”平臺作用,開設專精特新企業融資專區,強化銀企融資供需對接,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1197.62億元,同比增長42.92%,平均利率3.24%;聚焦專精特新企業需求,梳理産業鏈人才圖譜,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校園巡迴招聘會等“線上+線下”活動,2024年累計組織近500家企業,達成就業意向4600余人;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渝企零距離”信息平臺,開展“四鏈融合”巡迴對接活動,今年以來已開展綜合性及行業性對接活動10場,專家服務區縣行活動16場,參與企業2400余家,簽訂市場採購協議100余項。(文 黃楚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