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歷時半個月的“跟著詩詞遊巴蜀”文旅宣傳活動圓滿結束。活動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們紛紛發揮創意拍攝有趣的視頻,一起吟詩作賦,走進巴蜀兩地旅遊景區,感受巴蜀大地的文脈精神。本次“跟著詩詞遊巴蜀”文旅宣傳活動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重慶市文化和旅遊信息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宣傳信息中心主辦。
截至11月15日,#跟著詩詞遊巴蜀話題全網話題量達877.4萬次,參與互動視頻上百條,活動主辦視頻賬號總瀏覽量達30萬人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總人次超3萬。越來越多的網友們走到鏡頭前,朗讀古詩詞,將一幅幅巴蜀山水畫呈現在廣大網友眼前。
本次活動聚焦巴蜀文旅走廊,堅持立足川渝兩地、面向全國,共有44個區縣、87個景區參與本次活動,覆蓋地域廣、影響範圍大。“異峰泛艷似金佛,輕霧飄零傳籟音”的南川;“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的劍門關;“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的成都;“閨藏深山人未識,一朝聞名天下驚”的武隆芙蓉洞;“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的巫山……這些作品帶領廣大網友領略了巴蜀一處又一處的名山勝水。內容豐富、創意十足的多元化表現形式既打破了古詩詞古與今的隔閡,也豐富了詩詞的表現空間,更好地推進了全民閱讀。
巫山紅葉映巫峽 供圖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山水相依,矢志不渝,川渝一家人,詩詞連兩地!”“川渝兩地地理位置相連,一首首古詩串聯起兩地最動人的風景,不看視頻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古詩描述巴蜀兩地壯美的風景,有機會一定都要去看看。”網友們紛紛發出類似的評價感嘆。
峨眉山風光 供圖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本次“跟著詩詞遊巴蜀”文旅宣傳活動以“詩”為媒,展現了巴蜀風采,彰顯了文化自信,做到了有詩有景有遠方;以詩為引,積極探尋巴蜀高品質發展的“詩”路、文旅融合的“新”路,對於積極推進巴蜀文化走廊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文 陳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