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墊江:金融行業優化縣域服務 堅守“金融為民”初心
2024-11-29 17:36: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近日,在重慶金融監管局的組織下,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重慶市銀行業協會與多家在渝主流媒體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走進重慶市墊江縣,深入調研當地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在優化金融産品與服務、踐行“金融為民”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突遇“7·11”特大暴雨 “巨災保險”當天賠付60萬元

  2024年7月11日淩晨,重慶市墊江縣突降暴雨,墊江縣氣象臺發佈“暴雨紅色預警”。澄溪鎮、黃沙鎮、五洞鎮等多個鄉鎮降雨量達到200毫米以上,為墊江縣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日降雨量。暴雨造成內澇積水、河水倒灌,多個鄉鎮房屋、農田受損,6人不幸遇難。

  當天上午11時,在接到墊江縣應急局報案後,人保財險重慶分公司、涪陵分公司和墊江支公司高度重視,高效協同,立即成立理賠應急專班,兵分四路前往受災較重的鄉鎮。經過理賠人員近4個小時對案件情況的勘察,認定此次6位死亡人員均因暴雨致害,屬於“巨災保險”合同賠付範圍。當天下午6時許,距接到報案僅7小時左右,人保財險墊江支公司便完成了保險賠付,共計60萬元。

  據介紹,“巨災保險”是指針對因發生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巨大財産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的風險,給予切實保障的風險分散制度。自2016年開辦至今,“巨災保險”覆蓋渝中、渝北、南岸、萬州等41個區縣,實現了重慶市100%覆蓋,累計服務1.93億人次,提供逾2496億元風險保障。

  “養殖險”讓養殖戶吃上“定心丸”

  養雞産業是墊江縣的特色養殖産業,左文明是眾多養殖戶之一。2019年,左文明和家人賣掉房産,在該縣太平鎮九龍村建成了文富養雞場,養有蛋雞5萬餘只,日産雞蛋4.5萬枚。養雞場前幾年的經營都十分順利,直到2024年夏天出現了變故。“那天早上5點多鐘,我起床到雞場一看,人都懵了。”左文明表示,由於連續高溫,雞出現熱應激反應,幾個小時死亡8000余只,養雞場損失超過30萬元。

  定下心神後,左文明想到在安誠財險購買了“政策性養殖險”,於是撥通了對方電話。安誠財險墊江支公司的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進行現場勘察,隨後立即啟動賠付流程。最終,左文明獲得理賠12萬餘元,及時購買雛雞和飼料開展了復工復産。

重慶墊江:金融行業優化縣域服務 堅守“金融為民”初心

文富養雞場內景 攝影 母國鵬

  安誠財險墊江支公司經理池寧介紹,通過常年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目前墊江縣99%的養雞戶都購買了“政策性養殖險”。該險種為政策性保險,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市縣兩級財政會支付80%的保險費用。“為響應養殖戶的實際需要,我們計劃同墊江農委、財政局一起,研究將成年雞的賠付金額提高到20元/只,同時把雛雞和雞蛋也納入保險範圍。”池寧表示,“政策性養殖險”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涉及的範圍很廣,豬、牛、羊、雞、鵝、魚等都涵蓋,再加上政府的大幅補貼,可謂是給養殖戶最好的“定心丸”。

  保險骨幹駐村助力鄉村振興

  從辦公室的電腦前,到田間地頭的小路上,張光平迅速完成了由保險骨幹員工到駐村幹部的轉換。2023年,平安人壽墊江支公司積極響應墊江縣委、涪陵金融監管分局、墊江金融監管支局鄉村振興政策號召,派出骨幹員工張光平到墊江縣五洞鎮臥龍村開展為期兩年的全脫産駐村工作。

重慶墊江:金融行業優化縣域服務 堅守“金融為民”初心

張光平(左)在田間地頭與村民交流 攝影 母國鵬

  “走訪看望脫貧群眾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張光平表示,他每天都會走訪不同的脫貧群眾,了解他們的訴求,幫扶他們的困難。臥龍村6社脫貧戶老夏(化名)就是幫扶對象之一。據了解,老夏妻子右腿因病截肢,多年臥床。2023年9月的一場暴雨,導致老夏家年久失修的房屋發生房蓋垮塌。得知這一情況後,張光平會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順利完成房屋修繕,治好了老夏一家的心病。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支持村裏的産業發展也是張光平的一項工作。臥龍村有200多畝李子園和1000多畝柑橘園,在果子成熟時,張光平會通過自己和單位的資源,幫助果農找銷路、拿訂單,同時還廣泛利用各種線上平臺宣傳村裏的産業。

  除了駐村幹部個人的努力,平安人壽也在時刻踐行“金融為民”。2024年2月,平安人壽墊江支公司捐贈2萬元幫扶資金,用於支持解決五洞鎮“三大行動”問題,包含住房安全問題、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問題、基本醫療問題等,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文 母國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