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行李,家住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鄉的文宇即將離家返工。回家過年這幾天,他做水手,父親文學海開船,父子倆在渡船上相處的時光,仿佛回到童年時跑船係纜的日子。
文宇(左)、文學海(右)在渡船駕駛室交流 供圖 巫山縣委宣傳部
1999年,受巫山縣大溪鄉黨委、人民政府委託,34歲的文學海主動接過擺渡工作。為了不影響鄉民出行,一家人從此就住在了渡船上。
“我兒子有多大,我就跑了多少年船。這麼多年來工作雖苦,但能幫到附近的鄉親們,我就覺得非常有意義。”作為長江巫山段的鄉間“擺渡人”,文學海在這裡已經堅守了整整26年。
“我在這條船上長大,每天看父親淩晨5:30起床,數十年如一日地開渡船送鄉親,他是我心中崇拜的英雄。”文宇説,如果半夜聽到有人敲甲板,父親還會起床開船,把人渡到對岸。
這艘渡船與大溪鄉沿岸鄉親們的日常出行緊密相連。面對這份責任,文學海無論嚴寒酷暑,都按時啟航,從未晚點。文學海説,大溪鄉不大,但被長江分割開來,鄉親們坐車去對岸辦事,至少得花5個小時,而坐輪渡則方便快捷得多。一想到這些,他內心的信念就愈發堅定——絕不能讓這艘輪渡停航。
“文師傅這艘船跑了多少年,我就坐了多少年。不光是我,我們周邊所有人全靠他這艘船過江,包括我的孩子讀書都是坐他的船,從來沒有遲到過。”乘客周家紅説。
面對兩岸鄉親的出行需求,看著父親開船背影,文宇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多了幾分思考。
“這幾年過年回家我都會幫忙跑船,看到父親堅守在這裡的初心和使命得到了這麼多鄉親們的認可和感激,我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文宇説,等父親老後,他要接過船舵,讓這艘渡船能一直跑下去。(文 熊威 鄧厚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