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在人行重慶市分行、重慶金融監管局的指導下,以“渝”系列金融服務為抓手,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綠色信貸投放等舉措,全面融入“智融惠暢”工程,累計為重大項目提供融資超1000億元,為重慶高品質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智”賦能 數字化轉型跑出“加速度”
2024年1月,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創新推出“渝”系列金融服務,涵蓋“渝見希望”“渝見美好”“渝見夢想”“渝見未來”“渝見幸運”“渝見幸福”六大服務體系,並搭建“一碼通”數字化融資對接平臺,推動金融服務全方位升級。
巫溪縣生豬養殖戶張友平在養殖生豬過程中面臨資金難題,通過郵儲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借助“一碼通”在線申請到10萬元信用戶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的數字化轉型不僅體現在“一碼通”平臺,還包括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的上線、“郵儲大腦”創新平臺的推廣,以及線上化、純信用的“小微易貸”産品等,持續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融”增效 服務重大戰略落地落實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市渝新歐陸海新通道始發站的核心運營企業。2019年,郵儲銀行重慶分行首次為重慶國際物流園提供貸款服務,支持園區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此後幾年來,該行為園區企業組織投資者調研活動,發行多只債券,助力園區發展。截至2024年末,該行為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累計提供各類融資規模達20億元。
近年來,該行通過“商行+投行”創新模式,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通過“渝見未來”金融服務,加大對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支持力度,累計提供融資超1000億元,為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實現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賦能。
同時,該行緊扣“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和“416”科技創新佈局,聚焦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通過産品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製造、“雙碳”等重點領域匯聚。2024年以來,該行實體貸款凈增170億元,同比多增140億元;製造業貸款同比多增10億元;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貸款凈增超10億元;綠色貸款增速41.31%,為現代化産業體系厚植綠色底色。
“惠”民生 金融活水滴灌千企萬戶
在豐都縣名山景區轉型發展、拓展功能、升級設施配套及服務之際,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及時介入,組織專項服務團隊,主動承擔銀團組建工作,創新金融服務方案,成功解決了景區的融資難題。如今,名山景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銀行工作人員開展走訪調研 供圖 郵儲銀行重慶分行
此外,該行運用“渝見希望”金融産品,當好服務鄉村振興主力軍,涉農貸款增長近40億元;創新推出花椒貸、脆李貸、榨菜貸等40個特色農業産業貸,通過郵銀協同“抓好郵運通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惠農合作項目,帶動農産品銷售9.8億元。
“暢”渠道 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
郵儲銀行為老年人提供關懷服務 供圖 郵儲銀行重慶分行
聚焦養老産業、銀發經濟、老年客群,郵儲銀行重慶分行打造“U享未來”養老服務品牌,推出多款養老金融産品,累計推廣個人養老金超51萬戶,舉辦“郵銀財富 贏領未來”活動24場。同時積極對接重慶人社系統,建立了70余個社銀服務網點,20項“社保服務進銀行”,上線金融社保卡“跨省通辦”。
在機場、車站、商圈等重點區域,該行還設立了涉外服務網點,配備充足的外匯現鈔庫存,支持外卡取現,為外籍來渝人士提供便捷支付服務;在全市範圍內設立特色服務網點,專項優化老年群體的支付服務流程,並打造了36個計程車行業“零錢包便民服務兌換網點”。
下一步,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將迭代升級“渝”系列金融服務,助推“智融惠暢”工程走深走實,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持續貢獻郵儲力量。(文 李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