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伏風電齊發力 新能源裝機增長 重慶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重慶奉節,京橋(奉節縣)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電站,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光,將太陽能轉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
在酉陽,隨著110千伏竹板天東線投入運行、110千伏荊竹壩風電廠升壓站成功帶電、第一座大型新能源發電廠投運,這裡將成為渝東南片區新能源送出基地;
華能重慶兩江燃機二期項目3號機組並網發電,該項目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天然氣清潔能源電廠項目,年發電能力達100億千瓦時、年節約標煤約130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0萬噸……
這些都是重慶建設清潔能源體系的縮影。
近年來,重慶積極開發市內清潔能源資源,同步引入市外清潔能源,加速推動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截至目前,新能源裝機達到526萬千瓦、較2020年底增長221.1%;持續推進川渝千億方天然氣生産基地建設,2024年天然氣産量達175億立方米,較2020年增長33%。
推動市內供應能力建設
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是重慶市主要的清潔能源。據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清潔能源體系建設充分結合各個地區的資源稟賦來進行謀劃佈局——
3年前,重慶啟動“風光倍增計劃”,渝東南和重慶東部地區“追風”,石柱大耳峪風電場、武隆葛子山風電場等項目發電量逐年增長。奉節、雲陽等地則努力“逐日”,集中式光伏發展迅猛,分佈式光伏也在田間地頭涌現。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重慶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年均增速超過30%。同時,其他類型的清潔能源項目也在積極推進,比如綦江蟠龍抽水蓄能電站、永川港橋燃機、重慶電廠環保遷建、合川雙槐儲能電站等一大批能源保供項目建成投産,開工約485萬千瓦天然氣發電、5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
引入外部清潔能源
從四川甘孜到重慶銅梁,一條條“銀線”跨越崇山峻嶺,穿越鐵塔之巔,點亮萬家燈火。
自去年年底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投用後,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壓交流工程,將西南地區電網主網架電壓等級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
據了解,川西的水電、風電等清潔電能每年向成渝負荷中心輸送350億千瓦時,相當於近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量。
近年來,重慶積極引入外部清潔能源。據介紹,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支持下,疆電(南疆)送電川渝等重大“外電入渝”項目也納入規劃,正加快開展藏電入渝、新材料化工項目配套管道等項目前期研究。
此外,重慶正進一步深化同青海、甘肅、貴州等省份能源合作,加快推動能源高品質發展。
全國視野謀劃能源保障
重慶堅持以“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系統觀念謀劃能源保障。
以正在論證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為例,其建成後不僅讓重慶從中受益,還將整體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負荷中心供電,提升川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優化成渝負荷中心東部500千伏網架結構。
目前,重慶還以打造“西電東送”我國能源資源配置樞紐為抓手,加快開展西北電、藏電等入渝直流輸電通道以及川渝特高壓交流南環網、渝陜背靠背聯網工程等研究論證,打造形成“多條特高壓直流通道+特高壓交流環網+毗鄰省份聯網”輸電通道體系。(記者 崔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