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隨著為期4天的2025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圓滿落幕,這座承載千年文明的世界文化遺産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其跨越時空的魅力。本次活動由中國旅遊報社、大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東盟中心支持,吸引了40余國駐華使節、國際文旅專家、旅行商代表及全球媒體參加,通過“體驗+傳播”的創新模式,向世界傳遞大足石刻的藝術價值與當代活力。
活動現場 供圖 主辦方
科技賦能:千年石窟的“數字新生”
大足石刻遊客中心的8K球幕影院與4K寬銀幕影院,成為本屆文化節的亮點之一。8K球幕電影《大足石刻》以數字孿生技術還原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等經典造像。觀眾半躺于軟椅仰望穹頂,仿佛置身千年石窟現場,可沉浸式感受光影交織的震撼。而4K影片《天下大足》則以超清影像串聯起石窟藝術從印度傳入到本土化的千年脈絡,15分鐘濃縮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成為遊客快速理解其文化內核的“時空快車”。
文旅專家吳必虎指出:“文化遺産的活化利用需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AR導覽、AI互動等技術的引入,不僅讓文物‘活’起來,更讓國際遊客跨越文化理解障礙。”
養雞女石刻雕像 供圖 主辦方
藝術創新:從崖壁到舞臺的文化破圈
此外,以石刻為靈感的舞劇《天下大足》成為文化節的重要文化符號。該劇通過“緣起”“煙火”“不息”等十個篇章,講述宋代工匠小福與摩崖造像的傳奇故事,將媚態觀音、養雞女等石刻形象搬上舞臺,用現代舞蹈語言詮釋“人間小滿,天下大足”的東方哲學。首演門票一日售罄,全國百場巡演計劃更將大足文化輻射至南寧、深圳等50余城,形成“從劇場到景區”的文化消費閉環。
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長黎方銀錶示:“舞劇不僅是對文物的藝術化再現,更是文化遺産傳播範式的創新突破。”
國際視野:構建“日月繁星”文旅新格局
大足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徐曉勇在開幕式上強調,大足將以“日月繁星”體系重塑文旅版圖。其中,“日”為大足石刻世界遺産區,“月”為龍水湖國家級度假區,108座湖心島則構成“繁星”生態網絡,輔以玉龍山森林康養基地等特色景點,打造“兩天一夜”深度遊目的地。依託即將開通的成渝中線高鐵,大足將形成輻射全國的“文旅黃金圈”。
文化節期間,大足區與多家企業簽約,併發布《旅遊團隊行銷獎勵辦法》,通過政策激勵與業態創新吸引全球遊客。
千手觀音 供圖 主辦方
自1999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以來,大足石刻始終秉持“保護為先,合理利用”原則。千手觀音歷時8年修復,開創全球石質文物修復範例;與敦煌研究院的合作項目,則推動石窟藝術跨國對話,使其成為東方美學研究高地。大足石刻作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正以科技賦能、藝術破圈、國際合作的多元路徑,書寫文化遺産活化的中國方案。(文 張世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