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生豬産業大腦2.0+未來豬場”産業發展模式。
新聞發佈會現場
現場,重慶市委農業農村工委副書記陳勇介紹,“生豬産業大腦2.0+未來豬場”就是通過物聯網形成感知系統,用大數據構建決策中樞,借智慧設備實現精準執行,最終讓養豬從“靠經驗估算”變成“用數據精算”。從具體場景來看,在未來豬場,智慧風機水簾自動調節豬舍溫度;智慧攝像頭髮現某頭豬3小時沒活動,自動推送健康預警;飼喂系統根據豬的生長階段,自動調配不同營養比例的飼料。這種養殖模式就像給傳統農業裝上了“數字引擎”,讓養殖戶節本增效,最終實現多方共贏的現代養殖生態。
據悉,生豬産業大腦1.0迭代為2.0版本,主要優化了“三項功能”。一是服務更加精準,構建全新統一的用戶管理體系,分級分類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滿足生豬全産業鏈中的各類服務需求。二是監管更加高效,構建三級監測體系,匯集完善生豬全産業鏈數據,為政府部門在生豬産能調控、疫病風險預警等方面奠定基礎,避免“生豬産能”劇烈波動。三是利用AI賦能,開發搭載了生豬領域的AI大模型(PigGPT),在育種保種、生産管理、産業監管、食品安全等全産業鏈多個場景中實現AI賦能。
截至目前,生豬産業大腦2.0已匯聚數據資源5000余萬條,納入産業主體20余萬個,包括養殖戶18萬家、販運戶1.2萬個、屠宰場181家、商戶1.2萬家;完成5000余頭榮昌豬及10家專賣店豬肉的溯源試點認證;提供資訊服務超過300萬次。
此外,重慶還編制發佈了《重慶市未來豬場建設指南》,形成“1153”未來豬場建設架構,即1個産業大腦、1個數字底座、5個應用場景、3個未來豬場建設類型,明確未來豬場的建設內容、路徑、類型和支撐體系等,不僅是豬場建設的操作手冊,更是推動産業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的重要指南。
目前,在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雙昌”合作示範園,重慶重點打造了首個未來豬場示範場,存欄榮昌豬種豬370頭,年出欄仔豬1萬頭以上。通過“産業大腦2.0+未來豬場”,該豬場構建了雲養雲賣、統購統銷、保底收購的聯農帶農模式,已帶動310戶農戶飼養榮昌豬1204頭,戶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陳勇表示,下一步,重慶還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繼續迭代升級産業大腦,根據《重慶市未來豬場建設指南》,在全市範圍內分批次、分區域梯次推進未來豬場建設,推動生豬産業高品質發展。(文/圖 黃楚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