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 紅色熱土煥新顏
2025-04-15 16:20:4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作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重慶市銅梁區少雲鎮少雲村正把紅色精神的傳承,賡續轉化為村黨組織帶領村民改善農村生産生活設施、打造安居樂業美麗家園的實踐。

重慶銅梁: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讓紅色熱土煥新顏_fororder_圖片1

村民在蝦田裏起網收蝦 供圖 銅梁區委宣傳部

  稻蝦共作 一田雙收

  4月14日5點,少雲村邱家溝的蝦田裏,村民黃淑芬和周瓊兩姐妹便開始起網收蝦。隨後,村民們又忙著分揀裝車。8點一到,滿載400余斤小龍蝦的冷藏車出發,確保這口“新鮮”準時上市。

  據了解,目前該村持續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600畝,年産值約300萬元。村民在獲得土地入股分紅的同時,還能就近務工。

  “蝦稻共作”模式充分挖掘高標準農田改造後的土地潛力,既保持了農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又促進了糧食穩産和村民增收。少雲村作為少雲鎮稻蝦綜合種養示範區的組成部分之一,未來還將圍繞小龍蝦種業研究、養殖加工以及農文旅發展,打造本區域的小龍蝦品牌,進一步提升集體經濟産值。

重慶銅梁: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讓紅色熱土煥新顏_fororder_圖片2

少雲村大棚蔬菜 供圖 銅梁區委宣傳部

  “點綠成金” 荒山變椒園

  上午9點,少雲村的另一邊傳來熱鬧的聲音。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和村民拿著鐵鍬、鋤頭、水桶開始花椒種植作業,現場熱火朝天。從一個山坡到另一個山坡,連片花椒地足有300畝。

  據了解,花椒栽種簡單、盛産期長,是一項一年投資多年受益、低投入高産出的生態經濟型産業項目。以前,少雲村花椒種植零散,效益不高。2024年,村集體引入有10年種植經驗的業主,開始集中發展花椒種植。

  “我們主要栽種的‘九葉青’和藤椒,都是適宜重慶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品種。”據花椒種植業主周興介紹,花椒不愁銷路,經濟效益又高,當前種下的這一批將在2年後開始收穫,屆時村集體將按照入股比例分紅。

  因地制宜 集體産業“百花齊放”

  近年來,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巴渝和美鄉村建設等項目的推動下,少雲村以産業振興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推動農文商旅融合發展,讓村民精神富足、腰包鼓足。

  據少雲村黨支部書記邱德洪介紹,以少雲故居核心區為中心,周圍分佈著全年可發電超過110萬千瓦時的光伏發電場、百畝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稻蝦輪作的高標準農田、年出欄1萬頭的生豬養殖場、240畝經果種植基地、年出欄1萬羽的生態跑山雞場……2024年,村集體産業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元。

  順著花椒地旁的觀景步道一路向上,可以看到坐落在青山綠樹間的村舍,還可以環顧整個少雲村的集體産業。“産業發展起來了,我們的日子樸實又紅火,村民們現在務工都要‘排班預約’了。”邱德洪站在坡頂熱情洋溢地介紹著一處又一處集體産業,如數家珍。(文/圖 陸雨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