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慶旅遊如何“破圈”升級
2025-05-08 09:45:46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五一”假期,重慶接待國內遊客1858.31萬人次,遊客總花費151.71億元——看重慶旅遊如何“破圈”升級

看重慶旅遊如何“破圈”升級

五月一日,渝中區洪崖洞,周邊的路面、橋面、遊船上滿是遊客。(資料圖片)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從繁華都市到靜謐小城,從音樂節狂歡到古鎮詩意,從風景名勝到美麗鄉村……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作為國內遊TOP10城市,重慶各大景區各美其美,接待國內遊客1858.31萬人次,遊客總花費151.71億元,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那麼,繁榮活躍的假日經濟,折射出了哪些新變化?又有哪些新發展趨勢?連日來,記者作了調查。

  從風景到場景

  傳統景區帶來全新體驗

  這個假期,如果要問重慶旅遊哪最火爆,兩江四岸的夜景當之無愧排在“榜首”。

  每當夜幕降臨,南濱路、長濱路、朝天門、江北嘴……數十公里的江岸邊,以及大橋上、遊船裏,層層疊疊的遊客搶佔了每一處制高點,舉著手機,翹首以盼。

  數千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個個城市地標。光影閃爍間,重慶把山水、科技與人文巧妙融合,為遊客帶來了一場獨一無二的感官體驗。

  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遊客69.8萬人次、彈子石老街接待遊客34.5萬人次、龍門浩老街接待遊客33.9萬人次……一連串頂流數據,印證了重慶文旅市場的繁榮。

  事實上,自“字水宵燈”算起,重慶夜景已經“出圈”了數百年,近年來,又憑什麼持續走紅?“這是從風景到場景的典型創新案例。”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分析稱,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旅遊發展誤把遊客的“小確幸”當成主流,出現了重行銷輕建設、重流量輕內容的趨勢,進而造成傳統景區被邊緣化。

  “事實上,傳統旅遊景區直到今天仍能滿足遊客對目的地不可替代的期待,只是要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升級。”羅茲柏説,如今,遊客既要“小確幸”,更要“大歡喜”。這就要求傳統旅遊景區要把“風景”融入“場景”,給遊客全新體驗。

  這個假期,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橋、合川區文峰古街等傳統景區,也以直升機飛越、風箏節、NPC黃金甲侍衛、“三江剝蝦王”大賽、全民K歌賽等方式,將“風景”融入“場景”,取得不俗成績。

  從場景到風景

  讓“暫態流量”化為長期功夫

  5月7日,在兩江新區金海灣公園,來自北京的“三七”專心拍攝著心中的山水大片。

  作為一名旅遊博主,她“五一”首日就飛來重慶,狠狠“蹭”了一波“燈火璀璨、人山人海”的流量。節後還“賴”著不走,是因她發現,重慶爆紅的流量密碼,不只夜景、火鍋,還有從“場景”到“風景”的城市生活。

  “三七”稱,初到重慶時,她跟多數遊客一樣,第一時間就打卡了洪崖洞、長江索道、南濱路等地,被這裡的山、水、橋、城、天、燈有機融合、渾然一體,深深震撼。

  不過,她很快發現,重慶旅遊火爆有著更深層次的底層邏輯——在這裡,景區與社區的邊界很模糊,幾乎看不見“圈景售票”的現象,居民與遊客共享活動空間,市井煙火、人間至味皆觸手可及。“重慶將場景‘風景化’,帶給我的震撼不亞於夜景。在這裡,可以很好滿足人們‘既要風景,又要生活’的訴求。”她説。

  這個假期,榮昌就用一隻“鹵鵝”撬開了眾多“好吃狗”的嘴。“五一”期間,燈火輝煌的夏布小鎮,從鹵鵝到黃涼粉,再到各色燒烤一字排開,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數據顯示,5天假期,夏布小鎮以近90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成為了我市景區的“人氣王”。而榮昌全區更是接待遊客234.5萬人次,同比增長168.2%;消費市場也迎來歷史性突破,實現零售額20億元,同比增長258%。

  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旅遊需要網紅,但網紅不是旅遊的全部,旅遊業發展要實現從“流量驅動”到“品質驅動”的轉變。

  網紅效應能夠迅速吸引大量消費者的關注,但要讓這種“暫態流量”轉化為長期成功,關鍵在於能否獲得持續的消費者忠誠度和市場競爭力。因此,旅遊目的地建設需要沉下心來,在景區品質、形象塑造、交通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完善等方面下足功夫。

  從國內到國際

  打造入境首站城市

  “Very shocking(非常震撼)”“So perfect(非常完美)”……5月5日,大足石刻景區,遊人熙攘。來自英國的霍華德夫婦在人群中格外顯眼。自進入景區後,他們手中的相機就沒有放下過,一直咔咔咔地拍個不停,口中不時發出讚嘆之詞。

  他們正是被YouTube上旅遊博主發佈的視頻吸引而來,已先後遊玩了北京、上海等地。“我們還沒玩盡興,計劃今年底再來一次中國。”霍華德説。

  “五一”期間,在洪崖洞、南濱路、仙女山等重慶多個景區,記者發現,外國人的身影明顯多了起來。對此,英語導遊劉麗娜更有直觀感受。從業4年多來,她感受到今年入境遊最火爆。“現在,我每個月要接待七八個團,工作已經排到7月底。”她説。來自攜程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重慶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去年猛增99%。

  搶佔入境遊市場“C位”,打造入境遊首站城市,契合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之需。

  “無論是國內遊客,還是國際遊客,出門旅行不僅要看山、看水、看風景,更是在追求風景之上的美好生活。”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我市將以業態創新為突破口,推動高品質文旅産品供給,包括迭代升級“慢生活、深度遊”要素體系,構建彰顯國際范、巴蜀韻、重慶味的精品線路,持續做靚世界山水都市、壯美長江三峽等文旅名片。

  同時,我市還將繼續實施“引客入渝”計劃,完善入境遊客接待配套服務,持續提升入境遊便利化水準;深耕東南亞市場,推動瀾湄旅遊城市合作聯盟總部落地等。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重慶正努力向全球遊客述説著不得不來的N種理由。(記者 韓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