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六進”活動
2025-05-13 09:33:14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提高基層應急避險意識和能力 重慶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六進”活動

重慶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六進”活動

五月十二日,豐都縣,重慶市專業應急救援總隊直屬支隊隊員向市民介紹機械式外骨骼。記者 劉力 攝\視覺重慶

  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當天,重慶開展的全國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在豐都縣舉行。近期,重慶市將持續推動防災減災救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六進”活動。

  “這個好,用來搬磚可以節省體力,還能保護腰部。”豐都縣移民廣場,不少市民看到現場展示的機械式外骨骼,不由得嘖嘖稱讚。這場活動以“實戰演練+科技賦能+全民參與”的形式展開,為市民呈現了一場“看得見、學得會、用得上”的安全教育課。

  上午10時25分,現場大螢幕切至豐都三建鎮分會場,一場扣人心弦的“地災預警避險大練兵”震撼上演:監測設備發出尖銳警報,三建鎮洗澡池地質災害點岩體位移險情被實時捕捉。預警信息秒級推送至應急指揮中心,多部門聯動響應,7戶13名群眾在5分鐘內完成撤離,詮釋了“科技預警+精準調度+高效處置”的應急範式。

  在豐都第一小學分會場,一場“沉浸式”防災教育上演:地震警報響起,5000余名師生迅速反應,第一次震動時,學生們“伏地、遮擋、手抓牢”,躲至課桌下方;主震過後,師生們按照預定路線有序撤離,僅用3分鐘便完成集結。

  應急前突車、雷達生命探測儀、多功能無人機、機械式外骨骼、消防滅火機器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現場的救援裝備展示區和互動體驗區,一系列應急救援的“硬核利器”也吸引了市民的關注。

  重慶市專業應急救援總隊直屬支隊隊員劉勇介紹,機械式外骨骼是一種可穿戴助力裝備,通過機械機構增強人體力量與耐力,保護人體關節,穿戴者在森林火場、地震塌方等不規則地形條件下,可高效執行破拆、重物清理等任務,極大緩解人體疲勞。

  “除了展示應急救援先進的裝備設備,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我們精準高效的救援能力,現場,我們還會向市民科普如何應急處置,增強他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劉勇説。

  工作人員現場演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後,市民也參與進來,在體驗中學習具體流程。“這個很有用,緊急關頭可以救命!”市民張女士説。

  “此次集中宣傳活動,不僅是一次防災減災的‘大練兵’,更是一次全民安全意識的強化。”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除集中宣傳活動外,全市各個區縣結合本次活動主題,精心開展了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

  接下來,重慶市將持續推動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六進”活動,針對暴雨洪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雷雹大風等自然災害風險,加強極端性災害天氣的風險識別和自救互救知識培訓,提高基層應急避險意識和能力。同時,重慶市將全覆蓋開展以村組為單元的轉移避險單點演練等,抓實“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往哪轉、如何管”五個關鍵環節,提高基層實戰和轉移避險能力,將防災減災宣傳常態化、長期化、長效化。(記者 朱婷 實習生 馬厚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