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險失400萬元 重慶渝北民警爭分奪秒擊破騙局
2025-05-14 18:35: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日前,一場精心設計的“營業執照年審”騙局,在重慶渝北區反詐中心和黃泥塝派出所民警的“組合式”緊急勸阻下,最終化險為夷。

  4月底,商戶張女士在網上偶然瀏覽到一條“營業執照年審”信息。考慮到自己商鋪的營業執照確實臨近年審期限,出於對經營的重視,張女士沒有多想,便登記了自己的QQ號、身份證號和電話號碼。很快,“年審專員”主動聯繫張女士,要求其下載指定APP,並以“年報費用”為由收取400元。在對方引導下,張女士連續綁定了名下的多張銀行卡。

  騙局並未就此結束。就在張女士按照對方要求進一步操作名下400萬元定期存單時,渝北區反詐中心通過預警系統檢測到張女士正在處於電信網絡詐騙高危狀態,疑似與詐騙分子長時間通話。反詐民警在第一時間撥通了張女士的電話,勸阻其停止進一步操作。這句急切的提醒,也讓張女士隨即提高了警惕,果斷挂斷騙子的電話。

  與此同時,黃泥塝派出所民警也聯動社區網格員聯繫上張女士,開展面對面勸阻。“一旦資金被對方轉出便難以追回,增強自身反詐意識,才是守護財産安全的關鍵‘防火牆’。”民警一番詳細地講解,讓張女士徹底意識到自己經歷了一場騙局。為確保資金安全,民警陪同張女士前往銀行核實銀行卡餘額,並辦理銀行卡挂失手續,及時避免了財産損失。(渝北區公安分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