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位於重慶渝北區的松龍國際小區內,一場主題為“感恩五載 共築未來”的5週年業主盛典圓滿落下帷幕。活動現場,社區代表和萬科物業代表攜手業主,共同為小區慶生,勾勒三方共建、鄰裡共融的美好畫卷。
入駐5年來,從老舊設施的維護迭代到綠化景觀的細緻呵護,從智慧科技的融入到社區文化的共建共創,每一個細微處的改變與提升,都體現了萬科物業對品質服務的追求。他們用真誠執筆,書寫了這個約十年住區“逆齡生長”的幸福故事。
“業主專屬盛典+社區活動” 營造友好睦鄰氛圍
下午,小區5週年業主慶典在文藝匯演中拉開帷幕。擺手舞、獨唱、非洲鼓演奏……充滿民族風情的歌舞、民樂演奏等數個精彩節目紛紛登場,贏得了陣陣喝彩與掌聲。據了解,當天所有節目均為小區業主和物業共同編排和演出,幸福家園共建共享在此刻成為現實寫照。
“壩壩宴”現場 供圖 萬科物業
現場,由物業邀請專業團隊烹制的40桌“壩壩宴”成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貢菜小肚絲、芋兒燒雞、幹燒鯽魚……琳琅滿目的美食兼顧了營養與重慶特色,還為“一老一小”群體定制了美味又健康的清淡飲食。活動中,物業團隊和業主共同回憶5年來的點滴美好,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的家園氛圍。
2020年1月,萬科物業的服務團隊正式進駐松龍國際小區。“當時,小區500余戶業主已全部入住,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小區物業負責人敖小麗介紹,如何豐富業主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物業團隊的一項重要任務。
文藝匯演現場 供圖 萬科物業
5年間,除了一年一度的大型社區活動樸裏節外,物業團隊每月都會舉辦常態化社區活動,例如曬被節、星空電影節等,以及現場磨刀、地墊清洗、理髮等便民服務,從柴米油鹽的日常瑣碎到提升生活品質的多維度舉措,為小區業主帶去便捷與溫暖。
“園區改造升級+多方共建” 老小區煥發新活力
為小區“翻新換裝”是萬科物業進駐後的重要工作。入駐後,物業團隊相繼完成了園區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外立面排險等安全工程,還全面鋪設草皮治理綠化區斑駁,升級了小區園林景觀綠化,實現了園區的優化佈局。小區內的井蓋,萬科物業也進行了塗鴉式翻新,增加園區觀賞性。
小區翻新的井蓋 供圖 萬科物業
設備房作為小區硬體管理的核心,背後的專業日常維護與安全運行是物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好的小區面子要光鮮,裏子也要健康。”敖小麗説,物業團隊對小區設備房進行了全面排查和維養,及時消除風險及隱患,確保設施設備高效、安全運轉,使設施設備始終處於最佳運營狀態,從而延長建築物和設備使用壽命。
在小區內的“共享花園”,業主陳阿姨正在為月季花澆水鋤草:“管家買的種子已經開花了,經常來看看,心情更好了。”和業主共同完成小區美化,與社區、業主共同打造更多公共空間場景,是萬科物業在松龍國際小區實踐多方共建共創的成果之一。這一模式不僅強調業主、社區、物業等多方主體的協同合作,更能提升“鄰聚力”和業主的參與度、幸福感。例如業主活動室,萬科物業主動提供空置場所,社區添置桌椅設施,真正做到將閒置空間完善利用,為業主生活添彩。
“智慧化+非常規”服務 讓業主關愛有支撐
回家有“黑貓系列”把關,物業繳費、補辦門禁卡等事務有“智慧物業服務機鳳梨一號”助力,已成為松龍國際業主們數智化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依託萬科物業自行研發的“黑貓一號”智慧門禁系統,業主只需授權就能“刷臉”快速進出小區出入口、單元樓棟等主要場所。社區智慧通行全新升級後,還能提供訪客登記、陌生人識別、刷臉開門等多項服務,讓業主真正體驗到“一張臉通行、一部手機通行、一張卡通行”的全場景智慧通行。
在松龍國際物業服務中心,業主李爺爺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首次嘗試使用智慧終端機領取門禁卡。作為萬科物業自主研發的物業服務終端機,“鳳梨一號”可辦理物業繳費、裝修備案、停車費繳納儲值等20多種常見業務,並根據適老需求,設置“在線客服”,能夠7x24小時遠程為業主指導操作,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同時,助力物業服務中心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邊界,真正實現24小時服務。
在非常規服務領域,萬科物業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入駐5年來,物業為松龍國際小區獨居老人建立了臺賬,除了記錄他們生活習慣、用藥史、緊急聯繫人等詳細數據外,還通過定期陪伴、過年上門探望、生病買藥等方式給予他們細緻、耐心的溫暖陪伴,用實際行動為業主構建了安心、暖心的居住環境。
令小區物業駐場經理馮麗娜印象深刻的是,小區裏有一位患病的小業主需經常到醫院檢查。於是,物業安全員就每天上門背他進出,近兩年的時間裏從不間斷。萬科物業以貼心、週到的服務,迅速響應每一位業主的需求,讓社區友鄰和睦,居住安心放心。
對松龍國際的業主而言,5年,不僅是1800余天的社區記憶,也實現了與萬科物業從“乍見之歡”到“長情不倦”的雙向奔赴。未來,萬科物業將繼續用美好服務以外的更多驚喜,守護家園的歲月悠長。(文 葉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