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金融監管局的組織下,重慶市銀行業協會、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多家在渝主流媒體走進榮昌區,深入調研當地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在優化金融産品與服務、金融助力地區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202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榮昌區共接待遊客234.5萬人次,同比激增168.2%。城區常住人口僅40余萬人的榮昌能夠順利接住這輪“潑天的流量”,離不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永川監管分局的靠前部署,以及金融對文旅行業的全面支持。
截至2025年4月末,榮昌區各銀行機構涉及文旅産業貸款餘額41.3億元,保險機構圍繞文旅産業風險要點提供6.33億元風險保障,多維度為榮昌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助力榮昌由網絡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榮昌瀨溪河畔的夏布小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首批重慶市非遺特色小鎮,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遊客83.71萬人次,同比增幅達687.9%。夏布小鎮接待能力的大幅提升,與景區基礎設施提檔、商戶服務品質升級密不可分。重慶銀行榮昌支行通過“固貸+流貸+信用證”多元融資矩陣方式向重慶榮昌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放資金10.88億元。資金投放精準聚焦榮昌夏布小鎮等核心文旅項目,全面覆蓋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設備維修維護、景區功能迭代等關鍵領域。
夏布小鎮內的店面
位於小鎮內的某夏布店面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名副其實的“老字號”,但10年前因流動資金問題險些停擺。2016年,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為店面所屬公司發放了80萬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補充了企業流動資金需求。2019年,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為企業新增信用貸款240萬元。2025年,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又將貸款授信額度提高到750萬元。202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該店面營業收入較同期增長295%,並將市場擴大到了江西、湖南等地。截至2025年4月末,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對夏布産業鏈客戶貸款餘額2498萬元。
在“五一”假期夏布小鎮接踵摩肩的人群中,平安財險榮昌支公司的志願者隊伍尤為顯眼。“我們不僅要對遊客進行疏導,也要對景區內的隱患進行排查。”平安財險榮昌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為夏布小鎮、安陶小鎮、萬靈古鎮等榮昌多個景區提供了涵蓋財産損失、公眾責任、食品安全等核心風險領域的一體化保險保障方案,承保金額超1億元,保障每一位遊客的遊玩安全。
榮昌安陶小鎮
2025年5月1日,擁有800餘年陶器生産歷史的安陶小鎮接待遊客7萬餘人次,同比增長366.3%。據介紹,安陶小鎮于2018年啟動升級改造工程。2019年,農業銀行重慶榮昌支行投放6.4億元專項貸款,為安陶小鎮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鏈條資金支持。通過對“榮昌陶”主題非遺文化街區、陶寶古驛道、榮昌陶博物館、榮昌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等項目進行改造升級,安陶小鎮成就如今的全新面貌。
提到榮昌,就不得不提火遍全球的榮昌鹵鵝。2025年“五一”假期,榮昌街邊每一家鹵鵝店都排起長龍,29萬隻鹵鵝被搶購一空,銷量暴漲752.53%。支撐這些耀眼數據的,是鵝苗孵化、生鵝養殖、屠宰加工等鹵鵝産業鏈的發展壯大,還有銀行業對産業鏈上各企業的資金支持,以及保險業對全鏈條的安全保障。
重慶某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鵝苗培育基地
重慶某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榮昌白鵝的育種、孵化、培訓等業務。2025年,該公司需要大幅提高鵝苗孵化量,但流動資金吃緊。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結合企業現有情況,為其辦理了100萬元無抵押個人助業貸款,解決了企業資金難題。目前,該公司每月鵝苗出殼量在8萬隻至12萬隻,年孵化出殼苗達200萬羽。據介紹,重慶農商行榮昌支行還創新推出“鹵鵝貸”産品,惠及鹵鵝孵化端、養殖端、加工端、生産端各相關産業鏈。
此外,建設銀行榮昌支行與鹵鵝産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託“裕農快貸+小微快貸+善系列”信貸産品矩陣,已為産業鏈累計輸送超2000萬元的信貸資金;中國銀行榮昌支行則針對産業鏈各環節的差異,精準定制金融産品,為養殖戶量身打造“農擔+信用”擔保模式,有效解決其抵質押物不足的融資難題;郵儲銀行榮昌支行協助中國郵政重慶市榮昌區分公司共同舉辦榮昌鹵鵝專場直播,並設置“榮昌鹵鵝配送專線”,為榮昌本土40余家鹵鵝企業、300余家鹵鵝店舖提供線上銷售有力保障,全方位服務“鹵鵝經濟發展”;人保財險榮昌支公司針對鹵鵝生産上下游企業工作人員推出涵蓋多種險種的全方位個人保障組合産品,解決企業和員工的後顧之憂;中華財險榮昌支公司精心研發的“鹵鵝産業綜合險”,全面覆蓋鹵鵝養殖、加工、物流等全産業鏈風險,為企業經營提供穩定的風險保障。
據永川金融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將持續結合榮昌文旅特色,聚焦政策引領,統籌金融行業資源精準施策,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全方位服務榮昌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文/圖 母國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