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
2025-06-30 19:40: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盛夏時節,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重慶市豐都縣長江之濱的移民廣場上,一座名為“鳳鳴平都”的金色主題雕塑熠熠生輝,吸引了不少遊客、市民前來打卡。

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30160206

豐都城市新地標——“鳳鳴平都” 供圖 豐都縣委宣傳部

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30160212

豐都市民在“鳳鳴平都”雕塑前跳廣場舞 供圖 豐都縣委宣傳部

  從一座城市雕塑可以看到一座城的文脈。

  豐都,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濱江名城,擁有石器文化、巴文化以及鳳凰文化等。正如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所説:“豐都的文化多元、經濟多元、社會多元,是重慶曆史文化的‘書籤’,有世界級的文化IP——豐都鬼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豐都廟會、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巴渝神鳥’……”

  而這座“鳳鳴平都”雕塑的創作靈感正是來源於豐都的出土文物——“巴渝神鳥”。

  2001年,豐都高家鎮一座東漢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陶質鳥形器。文物專家歷時兩個月修復,最終拼出一隻昂首展翅、口銜圓珠、頭頂圓盤的神鳥形象,被命名為“巴渝神鳥”,現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這一珍貴考古發現不僅填補了三峽地區漢代鳥形文物的空白,也成為豐都打造文化標識體系的重要基礎。

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30160216

佇立於長江之濱的“鳳鳴平都”城市雕塑 供圖 豐都縣委宣傳部

  豐都縣住房城鄉建委工作人員介紹説,“鳳鳴平都”雕塑以鳳凰為造型,五條鳳凰羽尾分別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尾巴呈現出飄逸的半圓形,是飛行留下的軌跡,既表現出鳳凰盤旋在豐都這片土地,又巧妙地將象徵吉祥團圓的中華團鳳元素與“巴渝神鳥”融合,形成別具一格的“太極雙魚”圖案。

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30160220

“鳳鳴平都”城市雕塑 供圖 豐都縣委宣傳部

  從一座城市雕塑可以看到一座城的氣質。

  “鳳鳴平都”城市雕塑通體高9.04米,其中底座高1.76米,鳳凰高7.28米。底座採用大理石雕刻,上繪八大神鳥。當“鳳鳴平都”雕塑的翅膀劃破豐都晨霧,不僅寓意著“百鳥朝鳳,天下太平”,更彰顯了豐都“大氣包容、耿直仗義”的城市集體人格。

  豐都市民代雨涵説:“我覺得‘鳳鳴平都’雕塑非常氣派,現在已經成為了豐都的新名片。每次有外地朋友來豐都,我都會帶他們打卡‘鳳鳴平都’,讓大家都感受豐都的文化魅力。”

  “來世界的豐都,看豐都的世界”,這不止是豐都的城市口號,更是豐都人的文化自信。大氣包容的豐都人還將“鳳凰文化”傳遞給友好城市——墨西哥瓜納華托市。2024年11月1日,“鳳鳴平都”豐都城市主題雕塑跨越重洋在墨西哥瓜納華托市落成,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 重慶豐都以文脈賡續擦亮名城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30160233

墨西哥瓜納華托市民駐足參觀“鳳鳴平都”豐都城市主題雕塑 供圖 豐都縣委宣傳部

  從“巴渝神鳥”到“鳳鳴平都”,穿越千年有迴響;從“鎮館之寶”到“城市地標”,文脈賡續見精神;從長江之濱到墨西哥灣,文化出海再揚名。

  如今,代表豐都文化的“鳳鳴平都”雕塑,一座穩穩佇立在豐都移民廣場,守護著家鄉的文化脈絡;一座在相隔一萬多公里的墨西哥瓜納華托市,在世界的舞臺上閃耀光芒。它們不僅在豐都綻放出獨特的光彩,更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開放自信與巴渝文化的獨特魅力,讓豐都這座“小縣大城”與世界緊密相連,為豐都的文化發展和國際交流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文 黃楚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